▲除毛方式不同對肌膚可能產生的刺激也不同。(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天不少人愛穿無袖上衣、短褲,也開始注意到除毛、脫毛這件事,食藥署今(20)日在食藥闢謠專區就提醒愛美民眾,市售脫、除毛膏是利用酸性物質來溶解毛髮結構,對皮膚較易產生刺激;皮膚科醫師也強調,其實不管是用化學性的脫毛膏,還是物理性的蜜蠟除毛,遠不如傳統用刮毛的方式來得比較好。
很多人都有疑惑,脫、除毛膏可以天天使用嗎?食藥署指出,脫、除毛膏常見的主成分為硫醇乙酸鈣(Calcium thioglycolate),這是一種酸性物質,原理是透過該成分溶解毛髮結構中的蛋白質,來達到脫毛的目的。
但這化學成分對皮膚較易產生刺激,食藥署提醒,如果有皮膚過敏史,應在脫毛前做小範圍皮膚過敏測試,避免造成局部刺激、皮膚過敏、灼傷的問題;且選購時,應先向皮膚科醫師或藥師諮詢,選購來源清楚且標示完整的產品,並依正確方式使用。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說,不只化學性的脫、除毛膏對皮膚具刺激性,有傷口千萬不要塗之外,一般常見的物理性蜜蠟除毛方式,「硬拔」對皮膚也有風險,不但可能造成毛囊受損、發炎,甚至日後長出來的新毛也可能有毛髮倒刺、內刺的機率。
想要除毛,黃毓惠強調,其實最笨的方式才是比肌膚比較好的方式,她建議刮毛就可以;至於很多人都怕腿毛跟鬍子不能太常刮,不然新長出來的毛會越刮越粗,但黃毓惠說,其實這只是個迷思,因為當刮掉了毛髮尖端之後只剩下毛髮底部,這個部分往往比尖端更粗、更黑,看到粗黑的底部,才誤認為是毛髮變粗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