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環保站小旅行 實境震撼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8.11 00:07

撰文/葉子豪
攝影/黃筱哲

遍布在全臺各社區,八千八百多個社區環保據點,歡迎民眾實境體驗 ──
原來人人享受便利生活,卻在不知不覺中製造了這麼多污染;環保的關鍵人物正是自己,能讓「物無廢物」。

「美國《華爾街日報》二○一六年五月刊出一篇報導,標題是「臺灣:全世界垃圾處理的高手」(Taiwan: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盛讚臺灣資源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不僅遠優於美國的百分三十五,與德國、奧地利等環保模範國相較亦不遑多讓。

國際評比顯示,臺灣人的環保意識與行動,在各國間名列前茅;但是即使在自己的土地上努力耕耘做出環保成果,當境外廢棄物跨海而來、大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島上的人們難以獨善其身。也因此慈濟人在彎腰做環保,帶動社區左鄰右舍一起做的同時,也持續著力將減廢、減碳的生活理念以及切實可行的做法,傳達給世界各地的朋友,努力落實社會環保教育。

慈濟實業家志工研發「R2R二次回收」技術,讓寶特瓶回收製成的賑災物資可再次被回收,製成其他產品循環使用,將廢棄物減到最少。

一頓早餐,碳排放多少?

「大家願意來參訪我們的環保站,是很讓人感動的,因為大家都覺得愛地球非常重要。請跟我來!」打開掛在腰際的擴音器,教職退休的志工鄭花,開始為遠道而來的四川實業家們上一堂慈濟環保課。

一行人「小旅行」的地點,是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在這群蜀地朋友來訪之前,當月已有泉州環保志工、美國達拉斯學區校長團、新加坡小學師生前來參訪。一年超過三百場的導覽,讓內湖慈濟人在「低頭做環保」的同時,練就了一口「抬頭說環保」的好功夫。

參訪的第一站,鄭花帶眾人來到「ㄊㄢ真多早餐店」,注音符號旁印上了幾個紅色C開頭的二氧化碳化學式,這是臺式的「黑色幽默」。

「ㄊㄢ真多,閩南語的意思是賺很多錢,可是從早餐開始我們也製造了許多二氧化碳……」鄭花站到餐檯後面扮演店員,接著詢問一位參訪者:「你想買什麼早餐?」

「包子!」「你想吃肉包還是菜包呢?」打開櫥窗,拿出食物模型,條碼一刷,肉包、菜包、牛肉漢堡等食物的碳排放量,相繼顯示在液晶螢幕上。不含肉的菜包,產生的碳排放量只有零點一公斤,而一份牛肉漢堡的碳排放量卻有四點五公斤之多,四十五倍的對比,凸顯了肉食與素食對環境衝擊的差距,要怎麼做才能愛護地球也就無需多言了。

「臺灣平均每人每天使用二點七個塑膠袋,一年下來就九百多個塑膠袋。」來到第二站,鄭花拿起海龜模型,解說國際媒體關注的海洋廢棄物問題。她撥開一堆塑膠袋,露出被埋在裏頭的假人,「如果這些塑膠袋纏繞在你身上,你願意嗎?我們都不願意,可是我們都把它纏繞在地球身上。」

環保毛毯,物命能再生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僅是二○一五年,全球就產生了多達三億噸的塑膠廢棄物,其中百分之七十九掩埋、堆置處理或棄置,百分之十二送進了焚化爐,進入回收體系的僅有百分之九。

如何減少塑膠的用量,避免塑膠廢棄物不當棄置,加強回收再利用,是當前重要的環保課題。而慈濟環保的強項之一,就是回收寶特瓶製成「環保毛毯」,投入海內外救助行動。內湖環保教育站所在的園區,是環保毛毯裁切加工的地點,實業家志工在那裏設置展示館,具體而微地呈現從寶特瓶回收、切割成瓶片、造酯粒、抽絲紡紗、織布的過程。

「現在的溫度是兩百七十五度,不要靠近喔!我們把瓶片放進去以後就融成聚酯條,切成這樣一粒一粒,叫酯粒。把酯粒放進去拉絲,有沒有看到幾條絲?」

操作人員啟動改裝過的吸塵器,小心翼翼地將吸入口對上抽絲機的孔洞,在強大吸力的牽引下,從小孔流出的液態PET塑膠,瞬間被拉成比頭髮還細的七條絲線。

回收寶特瓶所製成的紗線,能做的不只是毛毯,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特地站到眾人面前,以一身整齊的領帶、襯衫、西裝褲現身說法:「我身上所穿的,包括衣服、褲子,所有的東西都是寶特瓶;人不是寶特瓶做的,人是資源再生。」

高齡志工,實做成老師

鐵皮頂棚下,年紀八、九十的環保志工比比皆是,在紙類區,九十六歲的徐平聚精會神,把紙上印字與留白的部位剪開分類。一頭銀髮的他在內湖環保站做志工已二十六、七年了,儘管年事已高,但拿剪刀的右手依然靈巧;而在訪客沒有參訪到的其他各區,同樣有高齡志工默默做分類,延續物命。

七十四歲的黎錦照,置身一處小角落,拿起螺絲起子拆解被丟棄的錄音帶、錄影帶,「這種帶子幾乎都淘汰了。」卡帶拆解開來,其中螺絲、塑膠零件等多項材料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損壞的雨傘在拆解後,傘骨、傘布也都可以繼續被回收使用。

李廣義則是拿美工刀在資料夾的塑膠皮面劃個叉,接著將裏頭的硬紙板取出。用心分類之後,原本看似無用的垃圾,轉眼就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而動手做的人,賺到了健康與歡喜。「十七年前,我家師姊來慈濟,我看她做得不錯,就跟她進來了,一直做到現在九十二歲了!」李廣義中氣十足地說。

用心就是專業,實做就是身教,高齡志工們用親切的笑容與健朗的身影,讓原本一知半解的訪客,開始有了概念及感動。

「對環保,我們覺得是很浩大的工程,想到就把自己嚇退了。但是到慈濟來以後,看到點點滴滴的用心跟表達,結合新科技,再回到現實生活中。」在參訪結束,即將前往下一站前的空檔,來自四川成都的張先生分享了心得,也表示做環保「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捲起袖子幹一幹」。

接著,擔任高階主管的楊女士,道出了心中的感動。「有一位奶奶,她是山東人,聽出我口音是東北人,跟我聊幾句,她問我,東北有沒有環保回收站?我不清楚有沒有,但通過在慈濟的學習和了解,我願意做環保的引路者。」

帶隊的四川實業家王瑞榮董事主席,則從更高的層次說起:「環保站的情景讓我看到了人們自覺的文化和理念,尤其是長者,他們九十多歲高齡了,在慈濟這樣的平臺,不僅活得很有尊嚴,而且活得很有品味。」

而談到二○一八年起,中國大陸禁止洋垃圾造成的震撼,王瑞榮認為,「洋垃圾帶來了二次、三次的污染,它的影響不只是從甲地拉到乙地,不管從美洲大陸拉到亞洲大陸或哪裏,它總是都在地球上,整個人類的地球啊!」

一批又一批的海內外參訪者,在環保教育站內,看到了慈濟人如何做到「物無廢物,人無廢人」,所做不是為個人的生計,而是為了大地萬物的「生機」,努力在生活中以行動守護大地,期待親眼看、動手做,帶動更多人減少廢棄物、減少碳排放,從清淨在源頭開始,保護環境才來得及。

【本文為慈濟月刊授權刊登,取自慈濟月刊 第632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