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虎尾镇 美股 劉文楷警察

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 數量居世界之冠

旅遊經/旅遊經/編輯部 2019.08.05 10:25

 

【旅遊經 水靜葳報導】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維吾爾族優秀的古典音樂。(圖片提供/旅遊經)

 

聯合國定義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通過民族民間口述身授、世代相傳的無形文化遺產。這種無形文化遺產蘊藏着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歷史文化,因此它代表著民族普遍的文化認同和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體現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目前中國大陸世界級非遺項目總數位居世界之冠,截至2018年10月22日,已有39個項目躋身世界級非遺,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1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1項。美麗中華FB粉絲團特別規劃「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系列報導,深入淺出的介紹繽紛多彩的中國大陸特色非遺,以下也精選幾項來做介紹。

 


崑曲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圖片提供/旅遊經)

 

精選特色非遺01 崑曲
 

崑曲,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元末明初南戲發展到崑山一帶,與當地的音樂、歌舞、語言結合而生成的一個新的聲腔劇種。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被譽為「百戲之祖」。

 

精選特色非遺02 中國古琴藝術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2,400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

 


蒙古族長調反映蒙古族的民俗歷史歌曲,題材環繞牧民的生活習慣及民間風俗。(圖片提供/旅遊經)

 

精選特色非遺03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汀道」,意即長歌,其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講述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而被稱作「草原音樂活化石」。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阿拉伯木卡姆經典音樂調式與維吾爾族本土民歌的融合藝術。(圖片提供/旅遊經)

 

精選特色非遺04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維吾爾族優秀的古典音樂,經過整合發展,形成了多樣性、綜合性、完整性、即興性、大眾性的藝術風格。

 

精選特色非遺05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產技藝,其間所用到的各種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織機,及由此生產出來的絢麗多彩的綾絹、紗羅、織錦和緙絲等絲綢產品及相關民俗活動。

 

精選特色非遺06 福建南音
 

南音,發源於福建泉州,又稱「南曲」、「弦管」、「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主要由指、譜、曲3大類組成,是古代音樂保存比較豐富、完整的大樂種,為大陸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

 


南京雲錦在繼承傳統雲錦的生產工藝的同時,十分重視技術開發。(圖片提供/中國文化研究所)

 

精選特色非遺07 南京雲錦
 

南京工藝「三寶」之首,南京雲錦配色多達18種,運用「色暈」層層推出主花,富麗典雅、質地堅實、花紋渾厚優美、色彩濃艷莊重,大量使用金線,宛如天上彩雲般瑰麗,故稱「雲錦」。

 

精選特色非遺08 安徽宣紙
 

安徽宣紙的生產中心是涇縣。生產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產的青檀樹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醃、蒸煮、洗凈、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過程。

 


侗歌主要有侗族大歌、小歌等,其中以侗族大歌藝術成就最高,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片提供/中國文化研究所)

 

精選特色非遺10 貴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在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