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彭懷恩》老彭看世界—銀光經濟來了

優傳媒/ 2019.07.25 17:52

銀髪族將扮演新世代的消費主力。(圖/翻攝自freepik.com)

 

作者/彭懷恩

7月22日,我前往非凡電視台,預錄「以房養老與安養信託」的節目。那天,我穿夏季西裝,打著凡賽斯的領帶,腳上是英國花色的襪子。用符號學來說,我希望傳達銀髪族將扮演新世代的消費主力。

 

麻省理工學院(MIT)年齡實驗室創辦人及主持人柯佛林(Joseph F. Coughlin)在《銀光經濟》(The Longevity Economy, 2018)序言中說:

「今日全球多數國家即將迎接人類史上最大的長壽收割潮。….相關影響舖天蓋地而來,銀髪人口將帶來史上最深遠的改變。全球每一個高收入國家首當其衝,就連多數中低收入國家也同樣受到影響。」

「全世界的頭髪都在變白,到203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0億,每年消費15兆美元(約新台幣458兆元)。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330萬,每年商機500億台幣。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銀光經濟來了! 」

 

銀光經濟最令人訝異的地方,是這概念早在1/4世紀前就被提出,但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發現,僅有31%的企業將全球老化納入行銷計畫。波士頓顧問公司則指出,不到15%的企業有任何與銀髮族相關的商業策略。「49歲」依舊是許多行銷人員實際上不去跨越的界限。

 

難道是銀髮族都是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在2015年的著作《下流老人》?答案當然不是。

 

相反的,歐美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被視為是有史以來最富足一代。在日本,根據2016年內閣府調查60歲以上的男女,認為家庭經濟餘裕,完全不用擔心的比例15%,不甚寛裕,但也不過分擔心49.6%,沒有寬裕,需要擔心26.8%,經濟拮据,非常擔心5.8%。這些數據都是呈現銀光經濟的潛在實力。

 

那麼,為什麼企業不將行銷的重心轉銀髮族身上?

 

答案很簡單,因為廣告行銷的製作團隊是年輕人,他們根本不了解銀髮族的心理。

 

尼爾森(Nielsen)的一項對60國30,000老年人的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銀髮族表示「沒有反映年長消費者需求的廣告」。即使出現有老年人的廣告(主要來自藥廠與退休產業),銀髮族觀眾一致認為那些廣告上的老年人不討喜,呈現負面刻板印象。

 

至於商業產品上,許多企業更犯下嚴重的錯誤,愛標示銀髮族適用,就難逃滯銷命運。因為現代社會始終存在對老人的「年齡歧視」(ageism),要年紀大的消費者,拿著這些標明高齡符號的商品去結帳,不是很愉快的事!

 

日本知名的商業評論家坂口孝則在《未來的賺錢方式》(2019)書中,重新思考如何掌握戰後嬰兒潮的商機。他說:

「請不要把銀髮族想成高齡或老人家,應該視他們為全新消費階層的誕生。換句話說,這群人其實還能工作,體力和腦力都沒有問題,只是因為退休了,所以有更多時間來消費。」

 

在《銀光經濟》中,柯佛林提出了55個案例,開拓銀髮族產業的新藍海,有心於這塊快速成長的未開發領域的讀者,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找到未來賺錢的商機!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