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真的很想再一次對話,了解他痛不痛?我們這樣做好不好…」高先生哽咽的說,兩年前父親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一直很想知道這些日子以來,躺在床上的父親的反應及感覺,而這也是許多植物人親友在心頭縈繞不去的想法。
法國近期發生植物人的親屬為其去留對簿公堂一案,引發社會輿論,事實上,與植物人溝通並非遙不可及,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表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PET與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可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進一步判斷與其對話過程的意識狀態及反應,不僅提升照顧品質,未來甚至可能將「病人自主權」還給患者。
「我們對於植物人的認知能力,所知還很有限,」藍亭分析,依照腦部意識程度,可以分為腦死、昏迷跟植物人,過去國內外經驗更指出,有2成以上患者的意識程度與常人差異不大,可以清楚聽到及看到周遭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感知,但他們卻因為高達40%的誤診率,被當成沒有知覺的患者對待。
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近3年評估了臺灣約近150名患者,其中約有60人接受北醫大團隊檢查,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藍亭指出,目前發現有11名被診斷為植物人的患者很可能都有意識,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變化,包括透過眨眼等反應來回應問話,而這些患者都有很大的機會,能透過腦部檢測與家屬溝通,並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
研究:能用「想著打網球」跟「想著爬樓梯」來說YES or NO
藍亭說,國外已有研究發現,想像特定畫面會讓腦中不同的區塊活躍,因此可以透過訓練患者想像特定情境,並透過腦部造影技術觀察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來表達喜歡與不喜歡。
具體來說,當患者腦中想著打網球時,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了YES的反應;反之,想像爬樓梯時,另一區「塊旁海馬回」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患者不喜歡,也就是NO的情緒。親友就能透過這些變化了解病患的需求、對照顧舒適度的反應。
事實上,雖然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相關臨床試驗,不過由於做PET與fMRI的費用要好幾萬元,並非大部分的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植物人甦醒計劃也面臨很大的困難,需要號召更多捐助加入,才能讓計劃能順利進行。
將病人自主權歸還本人
照顧植物人母親兩年多的鄭小姐說,有時媽媽會突然有小小的轉頭反應或眨眼睛,所以家人都很期待有機會和媽媽互動。不只鄭小姐,許多植物人家屬都很想知道照顧過程中,患者的心情,包括身體是否會感到不適?喜歡現在聽到的音樂嗎?甚至,還希望繼續治療嗎?
藍亭說,病人的自主權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研究證實了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未來當然也能透過這樣的方法與植物人溝通,把自主權交還給他們。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