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人工關節非一勞永逸 醫師提醒病患應定期追蹤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10 00:04

撰文/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攝影/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灣已邁入老年人口,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的人口逐年增加,每年人數已達一萬兩千例。值得注意的是,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未來十年,恐怕要再度面臨重新置換人工關節的命運。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任陳世豪強調,人工關節並非一勞永逸,是民眾一定要建立的觀念!

陳世豪發現,近日門診中就連續出現幾個案例,都是需要再度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84歲的楊老太太,22年前雙膝曾經前後動刀裝置人工膝關節,因為沒有定期檢查,導致人工膝關節塑膠墊片磨損嚴重,不得不前往醫院接受膝關節重建手術。

右膝腫大到幾乎是左膝的兩倍,手術中陳世豪從楊老太太的右膝清理出許多早已發黑的鐵屑及破裂的塑膠墊片。

另一名64的盧老太太,同樣也是膝關節重建手術的病患。早在兩三年前,盧老太太就已經發現,自己的右膝不時會出現疼痛現象,那時開始以手杖助行,直到近來右膝幾乎無力支撐身體重量,才驚覺出了問題!

陳世豪指出,人體的巨噬細胞會不斷地吞噬磨損下來的碎屑,堆積在體內造成發炎現象,這兩位老太太都是因為一再拖延病情,才使得骨頭遭鬆脫的人工關節侵蝕。

為了提高人工膝關節的使用效期,同時降低手術併發症的產生,陳世豪強調,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人,應當養成每年定期找骨科醫師追蹤X光,以便注意人工關節的使用情形。

膝關節承載著身體的重量,除了是人體最大、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亦是損傷機會較多、最易變形的關節。楊老太太和盧老太太年輕時,都曾為了貼補家用,做過粗重勞苦的工作。陳世豪表示,經常性負重,會加劇膝關節磨損退化。

骨科門診中,有近半數的病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又以女性居多,陳世豪表示,除了日常保養,針對必須裝置人工膝關節的病人來說,膝關節手術成功與否不僅有賴醫師的經驗及技術,手術植入的塑膠墊片耐磨程度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只要墊片磨損產生變形損壞,就必須再度進行手術置換,因此超耐磨的墊片可延長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年限,是年輕患者的最佳選擇,不過目前健保並不給付。

不少老奶奶習慣坐著矮凳洗衣服或與鄰居聊天乘涼,台中慈濟醫院復健師林啟文強調,蹲低或半蹲的姿勢,都會增加膝蓋壓力,造成膝關節過度負擔,不論是否曾經置換人工膝關節,都應當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

腳上功夫也是一大關鍵,林啟文說,膝蓋軟骨就像車子的避震器,它能提供像避震器般的功能,防止骨頭間因身體活動產生磨損與破裂,因此選擇鞋子時應挑彈性好、有氣墊的為佳,才能減低走路時,因反作用力造成的膝蓋損傷,喜愛穿高跟鞋的女性,日後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