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思前.食後 我們的孩子要吃什麼? 全食翻轉食材浪費

中央社/ 2019.06.05 09:35

思前.食後 我們的孩子要吃什麼? 全食翻轉食材浪費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0605 10:00:23)6月5日─世界環境日邁入第47個年頭,每每提醒人們該正視「人類該面對的環境議題」,並敲響人類活動對環境危害的警鐘。聯合國(UN)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思前.食後.節約(Think Eat Save)是自2013年以來,世界環境日大聲疾呼人類對於食物浪費的弊病。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被丟棄或浪費。其中,人類生產的糧食,從產地到餐桌就會先被平白消耗超過1/4。然而弔詭的是,聯合國數據統計全球每天仍有超過8億的人口處於飢餓,且情況逐年惡化。

我們該如何修正食品供應鏈中存在如此致命的錯誤?專家學者指出透過食品結構設計創新,將天然來源的食材「全物運用」,翻轉食材浪費,同時吃進食材全營養。

We are what we eat我們要留給下一代吃什麼?

陽光、空氣、水、大地四元素造就豐饒的作物。從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種子及外皮等,每個部份皆有各自的營養組成,包含糖類、蛋白質、脂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完全的營養素維繫著植物的生命,同時代代滋養著取用的人們。

為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及精緻加工需要,食品製造過程將食材的外皮甚或種子去除,造成食材浪費及營養流失,更造成廢棄物。現代食品中充斥更多的肉類、乳製品、精緻麵食,選擇性忽略全穀及蔬菜的營養,間接導致現代人面臨諸多慢性疾病的夢靨,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糖尿病等。

「返璞歸真」將全穀及蔬菜重新回到餐桌要角,同時避免食材浪費,是值得我們為下一代構思永續的藍圖。經濟部投入科技專案,致力開發新世代優質食品。我國民間也吹起「全食」風潮。李琳蕙營養師表示,透過專利細化技術將全穀、全豆及蔬菜含有的原生膳食纖維保留,開發兼具美味、無添加及全營養的飲品,同時不浪費一滴食材,落實思前.食後.節約,一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未來及世界環境。

訊息來源:格林全食物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55461.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