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AG集團海鈴公司小水力發電專家團來台考察,針對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利用排放水發電提出獨到見解。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在日本已經重點發展近十年的小水力發電技術,可望成為台灣再生能源重要發電來源,日前日本小水力發電技術專家團來台考察,針對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利用排放水發電的計劃提出看法,突破原有技術困境,讓污水處理廠排放水的小水力發電渴望早日成真。
台灣環境公義恊會透過日本J-WarER全國小水力利用推進恊議會推薦,邀請日本JAG集團海鈴公司的小水力發電專家團來台,特別前往中科參訪,針對污水處理廠利用排放水發電的計劃進行考察。
台灣環境公義恊會理事長洪正中表示,中科位於台中市的大肚山上,海拔高度約200公尺。目前每天約有9萬噸水量的工業廢水送到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設計最大容量為每日14萬噸。
中科處理後的排放水,會先經過7公尺落差的空間,進入小水池後流入放流管,放流管一路從大肚山上延伸到20公里外的大肚溪旁,然後經由溪流到台灣海峽。洪正中指出,多次洽詢中科管理局,希望討論以小水力發電的可行性,初步達成由業界向能源局提出能專計畫來推動。
JAG集團海鈴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海野裕二現場勘查後,針對原本中科廢水的小水力發電設備材質及機械設計提出見解。尤其在使用機械設備上,海野裕二認為,為避免排放水質高電導度及腐蝕性対機械的破壞,必須使用特殊材質的水輪機。
在發電機組設計上,海野裕二更是特別提醒要注意水輪機軸承的防水防腐蝕功能,甚至要有軸承前後端的保護設施。此外,在7公尺落差空間如何充分利用其能量來發電,海野裕二則建議,不妨在排放水道旁再增加一分支管缐。
專家認為,中科污水處理廠新分支管線加上原有的管缐,利用這二條管線引導全量10萬CMD的水量來發電,並設置兩套的水輪機組,初估將能達到50至80KW的發電能力。
洪正中表示,透過日本專家的現勘與建議,看到了台灣污水處理廠排放水小水力發電產業的曙光,透過設備及技術的突破,可望讓中科污水廠排放水發電美夢成真。接下來,第二階段中科汚水廠放流管高落差發電的計畫,更多技術挑戰將會跟著一一突破。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搭起台日小水力發電產業技術交流平台 加速台灣綠能發展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