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第一位獲紫絲帶獎精神科醫師的廣播奇緣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01 00:04

撰文/邱蘭嵐、吳碧華
攝影/黃小娟、周幸弘

 找回曾經失落的自己,和過去美好的生活,最高興的不是當事人,而是陪伴他多年的醫師。
  大林慈院的成癮戒斷中心主任蔡宗晃,有一次在開車時,聽到一個很專業的農業地方電台,在介紹施肥、除蟲等健康耕作,一聽,主持人正是他看診長達十幾年的老病人!
「他曾住進身心醫學科急性病房、復健病房,後來在日間病房做庇護性工作,最後經過幾段的調適,進入專業的廣播電台。」蔡醫師很安慰,這個「老病人」現在一天至少有 8 分鐘節目,專門幫農友解決農作上的問題,甚至還成立了很大的粉絲團!
從事精神醫學三十年,二十年前蔡宗晃就走出診間投身社區醫療,2016 年獲頒衛福部第三屆紫絲帶獎,這是台灣保護服務工作的最高榮譽,更是全台第一位獲得紫絲帶獎的精神科醫師。
 蔡醫師分享多年來他珍貴的心得:「大家期許精神科醫師像內外科一樣,能很快的治療患者的症狀,使痛苦或不適應的情形很快壓下來。但是我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精神科醫師最重要的不是放在當下的症狀,更重視的是個案的功能!」
 輕輕的說,卻重重落下,這就是蔡醫師為什麼聽到廣播會這麼「有感」!這是幾十年默默「耕耘」的真正成果啊。
 蔡醫師講的功能是什麼?「希望他會學好照顧自己,把失落掉的那些美好再找回來。」甚至包括好的人際關係,能回去職場,能完全融入社會,但首先必須要勇於面對疾病。
「病人跟家屬都願意接受這樣的病,才是通往痊癒的第一步。第二是要積極跟醫生討論治療方式,找到最適合的,以及可以諮詢的系統。最後是,治療計畫要確切執行。」
一般人擔心服用精神科藥物有上癮等問題,但蔡醫師強調,「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功能,藥物著重於它維持功能,不是成癮的部分,我們反而要督促個案去服藥,因為用藥,症狀很容易改善。」
這段廣播是蔡宗晃從醫生涯,耕耘數十年後一次圓熟的收割,他說這是一個預後非常好的個案,「回到工作與家庭,甚至可以變成電台名主持人。」隱隱感覺到蔡宗晃內心無以名狀的喜樂!

【本文為「大愛電視大愛行」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