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戴立寧隨想錄》低薪之痛:錢都去了哪裡?

優傳媒/ 2022.11.28 06:56

 GDP超韓趕日, 突顯台灣貧富的差距日益擴大。

 

作者/戴立寧

   

惡疫濃罩, 每天還在確診3-5萬人聲中, 突然傳來喜訊,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消息來源正經八百,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以3萬5510美元的成績,首度超越日/韓,榮膺東亞第一。

 

好事成雙,全球最大金融服務集團安聯(Allianz)公司發布的「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Allianz Global Wealth Report2022),以「最後的歡呼」(The last Hurrah)為題,分析共57個國家的家庭資產和債務狀況。點出2021年的經濟榮景,股票市場受貨幣政策驅動一路走高,家庭財富也受惠;全球金融資產連續第3年實現雙位數增長。

 

其中美國以25.98萬歐元(約新台幣808萬元)居於榜首,之後依序為瑞士、丹麥、瑞典;而台灣則以人均資產13萬8220歐元,緊隨其後,超越新加坡的13萬4150歐元(約新台幣417萬元)排名第5,並成為全亞洲最富有的國家。

 

尤有進者,台灣政府主管統計數據的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一則國情統計通報,聲稱:2020年底台灣每戶財富依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後高達79.8萬美元,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排名第三,僅次於盧森堡及瑞士。

 

台灣真這麼富有嗎?

 

這些紛至沓來信息,好得竟然不敢令人相信;怎麼長住台灣,尤其在這3年的疫情期間,未曾須臾離開過台灣的你我一般人民,只感到物價沸騰/舉步維艱;又何來絲毫財富增加/生活改善的跡象 !?

 

是政府在原始的統計資料中作假?還是其中包含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隱情/貓膩?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安聯的經濟學家霍爾茨豪森(Arne Holzhausen)表示:「儘管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但也替民眾省下了度假、外出用餐和交通費等開銷;此外,因國家還會補償國民的收入損失,這也導致人們儲蓄金額因此增加」。

 

霍爾茨豪森是位經濟學家,基於理性的假設,想當然爾; 他一定沒有想到, 台灣實際的情況竟然是反向而行/乘火打劫;這些補償都精心安排/超前部署落入特定人的口袋。

 

舉個眼前的小事例:原價1元的口罩,台灣政府最初以9元的價格賣給人民,每人憑身份證限購5個;不戴口罩,罰款500元侍候;逼得大家只能乖乖地大排長龍/搶購價格離奇的防疫商品(不限於口罩,比如說後來的PCR檢測劑/疫苗等等,圖利特定人無不用其極)。一般民間廠商膽敢生產/私賣者,輕者罰款, 重者做牢。

 

是的,這些數據容或是真實的,其陳現的現象卻不是一片想像中的歌舞昇平/安居樂業;而是貧富差距的急速擴大。

 

《亞洲週刊》報導:「台灣人均GDP超越競爭對手,成了綠營選戰一大利器;但在亮麗的數據背後,其實也透露出台灣勞工不為人知的辛酸…」。

 

所謂人均GDP,就是台灣一年所得平均換算給每個台灣人;而不是平均分配給每一個台灣人。突顯的正是貧富差距/分配不均日益嚴重的現實。

 

有人感嘆:GDP超韓趕日, 結果薪水只有日/韓的一半!」更有人報怨:「台灣低薪支/高工時,錢都奔向了有錢人!」

 

前面引述的主計總處有關2020年台灣每戶財富(資產淨值)1,263萬元,早在4月就已公布,並非什麼新聞。這次通報的重點在於用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所換算的數字,讓人大吃一驚。依匯率換算,台灣每戶財富不到43萬美元,但以PPP取代匯率算出來卻近80萬美元,這樣算法能夠陳題實情嗎?

 

PPP的概念很簡單,在美國用一美元買到的消費品,在台灣要花多少新台幣才能買到,依世界銀行2017年的調查,約16.598元台幣,這16.598即是PPP,同年新台幣匯率是30.4,如此一來用PPP去折算的美元消費規模,是用匯率折算的2倍,意思是台灣物價便宜,在台灣一百美元的消費,足以在美國買到二百美元的商品。

 

簡單說,用匯率折算是反映你擁有多少美元,用PPP折算是反映你享有多少美元的購買力。

 

很顯然,我們不能用民間消費的PPP去折算GDP,也不能用固定資本形成的PPP去換算民間消費,兩者內涵要一致才行。以此而言,OECD以民間消費的PPP去折算每戶財富,形同以消費流量統計的PPP,去折算房地產等資產存量的財富,兩者內涵相異,如此折算出來的數字,並無意義。

 

這20年間(2002-2022),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97.0升至107.2,十年上漲10.5%;同一期間台灣的住宅價格指數由78.9升至123.9,十年大漲57.0%。

 

如前所言,PPP的思維是藉此調整來反映各國所享有實質生活水準,因此一國物價便宜,換算後的實質所得會升高,物價太貴的國家,換算後的實質所得會降低。如今台灣房價連年飆漲,相較其他國家,有過之無不及,若真有房地產的PPP,折算之後的台灣每戶實質財富自然要下滑,哪裡還會名列前茅?

 

光鮮數字的背後竟然都是些令人辛酸的故事,在這一次的選舉投票之後,執政的民進黨能否有所醒悟/痛改前非,吾人唯有拭目以待。

(圖片取材自網路)

 

作者簡介

戴立寧,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人物、評議時事。〈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