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19臺北藝術節I(do not)Belong To You

民生@報/ 2019.05.22 16:39

【文/陳小凌】臺北藝術節今年邁入第21屆,由策展人鄧富權以「I (do not) Belong To You我們(沒)有認同」作為今年主題,邀請所有市民和藝術家,一起在日常中實踐藝術,帶出彼此間共同的理念,為臺北打造出共享開放的未來社會。

 

▲ 2019臺北藝術節宣告。陳小凌攝影。

 

2019臺北藝術節邀請來自印尼、菲律賓、韓國、日本、澳洲、新加坡、法國、泰國、德國、香港和中國等共計10國跨領域的藝術家,以及臺灣年輕創作者,將於8月3日至9月8日,推出共13檔售票節目、4檔免費節目、2檔展覽,總計66場精彩展演,邀請臺北市民一同思考「雖然我們不同,但我們如何在一起?」,藉由藝術與社會參與連結,呈現臺北的特色與活力,帶出共同體的理念及對未來社會的想像。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臺北藝術節從『認同』的主題出發,藉由藝術與社會連結,打破觀眾和演員之間的界線,讓更多人參與,透過多元的內容,使市民與臺北這座城市一同創造出共同生活經驗,帶出未來社會的想像。」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表示:「期望透過整合場館與節慶的資源,為藝術家創造更多的串連。去年以群聚為主題,而群聚在一起後,大家怎麼認同?因此,今年從認同的策展論述探索藝術的實踐,帶著思考和想像,企圖在不同族群與個體間,找出對話的方式,也期許多元的節目內容讓更多人參與,透過藝術,我們認同臺北。」

 

來自新加坡的鄧富權擔任策展人,他表示:「我希望藝術節是一個更具公眾參與度的活動,而不單是節目匯演的平臺,讓它是真正屬於社會大眾的『臺北』藝術節。延伸去年的策展概念『Assembly群聚』,今年以『I(do not)Belong To You 我們(沒)有認同』為主題,希望藉由藝術家的作品為媒介,進一步探究個體『如何』群聚一起,邀請大家一同思考『我們如何在一起?』,持續以社群力量,共同合作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邁向未來的開放社會。」

 

今年以「認同」為軸心,呈現並探索「資源共享」、「社群實踐」、「溝通與覺知」、「差異與共同」、「開放社會」等議題,展演涵蓋音樂、舞蹈、戲劇以及多媒體劇場等形式,總計6個周末,分別於中山堂、大稻埕戲苑、烏梅劇院、水源劇場、空總C-LAB、信義區香堤大道廣場、鳳甲美術館及臺北各場域輪番上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