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智慧新零售I】從美國到台灣 「無人商店」崛起後的挑戰與未來

匯流新聞網/紀 沈廷 2019.05.21 17:02

匯流新聞網記者紀沈廷/台北報導

自從「新零售」一詞出現後,「無人商店」也就跟著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從中國到美國,再到台灣,世界各地知名企業都爭先恐後的推出無人商店,但急速擴張的結果,就是迎來驚人的倒閉潮,究竟無人商店是否真的代表未來的商機?無人商店遇到的挑戰是什麼?未來又在哪裡?今天就讓匯流新聞帶您深入了解。

什麼是無人商店

相信應該不少人大概聽過,甚至接觸過無人商店,但我們還是先來簡單了解什麼是「無人商店」?簡單來說,無人商店是一種新零售的概念,也就是指商店裡沒有任何服務人員或收銀人員,消費者進到店裡完全採取自助方式進行購物及結帳,也不用排隊付錢,是完全實現消費者「拿了就走」的新形態商店。

要設立這種新形態的零售商店,需要依靠各種現代科技,像是機器視覺技術、AI、IoT物聯網、大數據、各種感應器、自動販賣機及智慧設備等;而無人商店最重要的技術大概可以分為AI人工智慧、RFID無線射頻辨識及自動販賣機等三大類。

無人商店的崛起

2016年,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宣布推出首間無人商店「Amazon Go」,但一直到2018年1月才正式對外開放。這間是在西雅圖亞馬遜總部的無人商店,占地1,800平方英尺,想要進入消費的人需要擁有亞馬遜的帳號,並下載Amazon Go專屬APP才能購買;消費者在入口處會先掃描Amazon Go APP確認身分,接著選購商品,等到你走出店面就代表你完成結帳扣款。

▲亞馬遜的「Amazon Go」,開出了全球無人商店的第一槍。

整間商店的天花板裝了為數不少的相機鏡頭、感應監測器,當然還有複雜的機器演算法作為背後強大的支援;從消費者進入店內後,攝影機就會開始運轉並記錄消費者移動的路線、看過的商品及拿取、檢查標籤或把商品放回去等行動,再把影像傳送給機器作為影像辨識。當消費者拿取某項產品,就會自動加入APP中的行動購物車,如果消費者不想買,把產品放回架上,那行動購物車也能做到自動刪除的功能;最後,當消費者完成挑選,不用等待排隊節漲,只要走出店門口,系統就會自動從消費者帳戶中扣除消費金額。不過,Amazon Go仍算不上真正的無人商店,因為你在店裡還是看的到補貨人員。

其後,無人商店的熱潮開始席捲全球,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咖啡」、京東「X無人商店」、創新工廠的「F5未來商店」等,就連台灣的7-ELEVEN都推出無人商店「X-STORE」,整間店採用人臉辨識、商品辨識、電子標籤、語音互動、物聯網感測元件、電子看板等技術,再搭配OPEN POIN會員系統,消費者須先註冊OPEN POIN,完成人臉辨識資料登錄後,才能藉由商店入口處及出口處的人臉辨識系統進出消費。

▲台灣統一集團的「X-STORE」風光開幕,卻也在今年退場。

無論國內外,無人商店從2017年開始進入瘋狂擴張的時代,根據資料顯示,最瘋狂的時候,短短5個月之中,中國就有138間無人零售公司,有將近200間的無人便利商店,貨架數高達2.5萬個,總投資金額更超過40億人民幣,但這無人商店的潮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無人商店很快就在2018年遇上了危機。

無人商店的挑戰

其實從2017年年底,就已經有10多家無人貨架企業壯烈收場,到了2018年,中國的無人商店更是出了不少狀況,不是關閉分店就是虧損、欠薪,甚至有公司因此倒閉。

對於阿里巴巴或京東這種大型電商來說,開無人商店如果虧了,就當作在市場上試個水溫,但不少為了投入無人產業而開設的新創公司可就沒那個本錢,最多一年,最快可能一個月就燒完資金面臨倒閉或破產的情況,而之所以會走上這一步,主要可以分成兩大原因:

(一)成本:原本開設無人商店最大的優勢應該在於「節省成本」,但光是要開設一間無人商店就得投入幾十個監控設備及後台大量的雲端部署,光是硬體設備上的資金就夠公司燒的,至於人力成本,雖然沒有收銀員,但其他補貨、整理、清潔等還是要依靠人力,最後公司投入的資金不但沒回本,還面臨虧損。

(二)技術:無人商店的技術不斷更新及改進,而且當時的智慧技術並不如現在成熟,還是會讓消費者遇上失敗的辨識、不能結算、算錯金額或無法開門等問題,久了,消費者也就不會再上門了;另外,有不少人可能是想第一次嘗鮮,但首次造訪的註冊或支付過程太過繁瑣,這也可能導致減少消費者的興趣。

簡單來說,「減少成本、提升效率」應該是無人商店的初衷,但在技術跟資金都不到位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完成目標,也沒藉由這個模式獲利,只是一昧的擴大規模,最後只能掉進虧損的沼澤之中。

▲中國京東的無人超市,在中國表現亮眼,且持續擴增門市。

無人商店的未來

那麼是否就代表無人商店的危機,暫時沒有解套的方式嗎?倒也未必,你看亞馬遜的Amazon Go不就還存活得很好,除了總部的門市外,另外在美國還有10家門市,未來預計在2021年前在美國開設超過3000間無人商店,根據外界預估,Amazon Go在2021年的營收將會達到45億美金。

另外,亞馬遜的死對頭「沃爾瑪」也在紐約開設了一間「未來商店」,乍看之下與Amazon Go的配置上好像沒有不同,但最特別的是沃爾瑪的未來商店仍有100名員工在店內負責不同的業務,也保持傳統收銀消費模式,因為對沃爾瑪來說,並不是想要取代現有人力,而是想要藉由科技當作輔助,讓人力資源可以更有效的運用,也希望讓消費者能感受到更多親切感。

▲不讓亞馬遜專美於前,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也開起未來超市。

其實無論亞馬遜或沃爾瑪,都為全球新零售做了很好的示範,這兩家電商巨擘很精準的融合了電子商務及線下實體店的業務,在未來商業全面數字化的時代,線上線下共生將是未來零售業的趨勢,尤其在線上零售稱霸的局面下,線下零售該怎麼與線上零售相互聯繫,並發揮特有價值就成了企業重要的課題,有分析師表示,未來的商店應該會是:

提供與眾不同的體驗:藉由商店的獨特性與線上零售做出區別
絲毫沒有隔閡及摩擦:即使到了線下商店也能與線上零售同步
線上線下都沒有距離:藉由零延遲縮短線上及線下之間的距離

未來,新零售商店提供的不再只是單純的產品,而是更多體驗及溫度,該從顧客的角度思考,在導入科技及服務設計的過程中,對接相對的支援系統,藉此提供給消費者更完美的服務體系,另外,除了資金及技術外,也需要有人才,經過更全方位的思考後,再決定企業是否有必要投入無人商店。

照片來源:Amazon、Pexels、京東、7-11、walmart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智慧新零售II】星巴克攜手阿里巴巴 從雙雄合作看新零售的三位一體

【智慧新零售III】突破困境!實體店面的逆轉武器:數據應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