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國美館推出兩檔2019數位藝術創作案 帶來更加成熟多元的呈現

大成報/ 2019.05.12 02:28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推動數位藝術,每年均透過「數位藝術創作案」及「數位藝術策展案」引薦更多數位藝術創作給藝術愛好者;而即日起,分別於時光天井及108展覽室,推出兩檔2019數位藝術創作徵件獲選展覽「陳漢聲:湖底 尖山腳」及「賴士超x邱智群:山海經」,兩者除具多重寓意,並展現當代的思考,可望為臺灣數位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加成熟多元的呈現。

11日的徵件展聯合開幕式,由館長林志明主持,包括藝術家陳漢聲、賴士超及邱智群都出席,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及藝術家劉星佑也特地到場參與;參展藝術家同時在開幕式上導覽作品,讓參與者對作品有更多理解。林志明表示,這次展出兩件數位藝術創作案均包含多重寓意,除有影像動畫的發展軌跡外,也有很突出的聲音運用,可望為臺灣數位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加成熟多元的表現。

其中,時光天井多屏幕係展出陳漢聲〈湖底 尖山腳〉八頻道影像作品。具備新媒體藝術養成背景的陳漢聲指出,作品透過動畫與即時監視影像交錯銜接,建構出兩個影像時間;「湖底尖山腳」是位在高雄大社翠屏村第三公墓中的一個小山丘,也是他家傳農地的座標。

陳漢聲透露,隨著時間流轉及工業化,大社已轉變成重工業與農耕並置的地區,對於長年在外工作的他而言,記憶中的故鄉,現已成為熟悉、卻也陌生的景色;因此以臺灣傳統工藝「春仔花」為元素製作而成的動畫,結合大社的即時影像,觀者與藝術家一同凝視、接合記憶與現實的故鄉景致。

而即便影像在圖像上有貼合,卻在時間上永遠無法真正同步,在不停企圖對位卻無法真正縫合影像的過程中,隱含著藝術家對於歷史地景的探尋,以及修補與故鄉高雄大社的土地關係。

108展覽室則展出賴士超與邱智群的共同創作〈山海經〉。兩人均非科班出身的藝術家,他們以108展覽室環形投影的特性,營造科幻電影般的虛擬場景,帶領觀眾自結繩記事的社會,隨時間軸逐步向前探索社會地景,檢視文明、戰爭、慾望等人類的介入,如何改變「世界」的結構。

尤其古籍《山海經》為先民對於奇物異俗、山川形勢的探勘,是前人探索世界撰寫而成的紀錄;作品借以經典為基礎,加入對於社會、政治、神話、儀式的觀察,也對「世界」的意義再次擲出提問與反思,嘗試詮釋並建構屬於當代的山海經。

「陳漢聲:湖底 尖山腳」、「賴士超x邱智群:山海經」將於國美館展出至7月14日,歡迎蒞臨觀展。展覽訊息可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