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編採中心/綜合報導
台科大資管系開設「遊戲化科普教育」課程,由大學生藉由公益實習來老師,帶領小學生學習程式邏輯概念,吸引超過60名小學生報名!這些大學生教這些小朋友動手組裝動力車、玩桌遊,藉由各種實作體驗方式來學習科普,例如電池化學原理、機構組裝及程式邏輯概念,也同時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其實就是教育小朋友從實做中培養資訊素養。
這項「遊戲化科普教育導論」課程是由台科大資管系教授盧希鵬開設,開放台科大的研究生及大學部學生來選修,並讓學生在學期中舉行公益型的實習課,且也對外開放讓小學生報名來參與。這個課程所安排的體驗課內容包含了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而且是用遊戲方式教小朋友,大學生從中累積教學經驗,培育未來STEM教育的種子老師;而小學生則是藉由這體驗來培養資訊素養。
台科大學生帶著小學生來組裝動力車,從實作中體驗科普教育。(圖/台科大提供)
盧希鵬教授說,台灣的教育常希望老師「在最短時間教最多東西」,畢業後你卻一個也記不起來,這樣的西方教育是常常花很長的時間來教你一件重要的事,但重要的是,讓你畢業後,你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台科大這門「遊戲化科普教育」課程主要規畫「動力車」、「程式桌遊」兩大主題,讓小學生們藉由組裝鹽水動力車,運用鹽水與鎂片的化學反應產生電能,驅動車子行駛!另外還有從中訓練機構零件組裝能力,並且學習電池原理、化學知識。另也透過桌遊教小朋友學習寫程式的邏輯、程式排列、運算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盧希鵬還說,遊戲式教育不只是玩遊戲而已,其實就是把課本知識跟遊戲結合,叫小朋友直接動手實作並體驗過程,這樣的學習能增加熱情,學生也因此提高入程度,甚至當老師的大學生也非常有積極度來參加這樣課程,幫助小學生了解科學的應用方法,也讓大學生了解如何將生硬知識變得精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