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匯流筆陣】半遮面的韓5點

匯流新聞網/匯流筆陣 2019.04.25 10:56

蔣鳴白/政治觀察家

108年4月23日韓國瑜市長以5點聲明來闡述他自己對參選2020的看法。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就是韓國瑜市長5點聲明的古詩解。

民進黨的英賴戲碼看似撲朔迷離,打到天天喊民主的民進黨竟然被自己黨主席打臉說不要(不應該)初選。先附記一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全民調初選也是民進黨發明的。

當大家看民進黨看得目瞪口呆之際,國民黨這團的特約演員們立馬上演不香艷但刺激的宮廷大戲。

先有郭董在4月17日國民黨中常會中演出極扣人心弦的對國父丶兩蔣的3次三鞠躬禮,外加有力的參選聲明。4月23日那天則加碼上演了韓5點、王4點、郭7點。身為莊家的國民黨則由文傳會以極短的2點回應所有賽局玩家。比較特別的是,第一位宣布參選2020的朱立倫等了1天才在4月24日在媒體追問下回應了1點。

比起民進黨,整個國民黨的2020資格賽有看頭多了。

在沒有任何人看好的狀況之下,吳敦義主席所帶領的國民黨竟然在2018年底打了一個幾乎全殲對手的得完勝比賽。照理說,帶兵打了這種大勝仗的總司令應該會被萬民擁戴的要求繼續打下一場戰爭。

但,非常弔詭的是,不到三年前才輸了300多萬票外加少29席立法委員的朱立倫先生,竟然在2018選舉結束後,立即宣布參選2020。

接著的是幾十年來非常沉得住氣的王金平院長,也以與他過去作風完全不同的口氣,斬釘截鐵的宣布要參選2020。

韓國瑜市長的韓粉們更迫不及待地以雷霆萬鈞之勢,以非君不嫁、非卿莫娶的「非韓不投」招式,意欲逼迫黨中央直接徴召韓。

面對這些事件,吳敦義主席則以2個「萬分一」加1個「沒意願」來回應。

之後,韓市長口中所謂更大尾的台灣首富郭台銘董事長出現了。

而郭董的出現迫使韓必須表態而逼出了今天的韓5點。這韓5點看似合情合理,但合在一起看,只有一個意思:「不要初選,請直接徵召我。」
以下是這5點的白話譯文:
1. 謝謝大家尤其是韓粉們的支持。
2. 當台灣總統比當高雄市長重要。
3. 現行國民黨的初選制度不好,這樣我沒辦法參加初選。
4. 黨內權貴亂搞亂拱,與基層脫節,該死。
5. 我要選總統。

郭則以6段文字聲明來回應韓5點,但這6段文字其實有7個論點:
1. 我人在國外,你們偷襲。
2. 我跟韓同一國。
3. 什麼制度都行,但是必須初選。
4. 你們要注意,國比黨大。
5. 一定要初選。
6. 一定要初選。
7. 一定要初選,這很重要,所以講3次。

王隨後則以4點聲明來呼應,這4點的白話解讀則為:
1. 我跟韓同一國。
2. 我的委屈跟韓一樣。
3. 三年前那個豬隊友還是豬隊友,而且今年又加上幾隻!
4. 我要選總統。

對於4月23日的這場賽前言語交火,國民黨文傳會則以極簡短的2點作收。這2點沒有絲毫火藥味及美美修辭的文字聲明看似平平,但實際上傳達了非常硬底的訊息:
1. 了無新意,在講什麼東西呀。
2. 注意,我才是莊家。

在一天後的4月24日,朱立倫才在媒體追問下以台灣俗諺「起厝動千工,拆厝一陣風」作為1點回應。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朱想告訴所有賽局內的人,「我先到,大家不要惡搞,免得把房子弄倒了」。

這場交火就在朱1點與韓夫人李佳芬的「背後被開一槍」結束了。

但是藍營不但沒有還給那位一邊苦苦撐住藍天、一邊帶兵打仗贏得2018完勝的總司令吳敦義主席一個公道,反而每個聲明都被解讀為「批評黨中央的不是」。這是何等的不公允。

論情論理,吳敦義用極短的時間把國民黨撐起來,就算是說成「復興了國民黨」也不為過,而且還打了個完全沒人看好的大勝仗,黨員及黨政治人物們理應萬民擁戴的推出吳敦義為2020唯一參選人。

論法,吳敦義擁有無人可及的行政政績及黨務戰績。吳在南投縣長丶高雄市長丶行政院長快20年行政首長任期的政績是目前政壇無人出其右的。在國民黨秘書長(2008大選)丶代理主席(2015議長補選)丶主席(2018九合一選舉)等3個任期則打出了3次近乎完美的選戰。這種空前的戰績也應該讓黨員及黨政治人物們以萬民擁戴的態勢推出吳敦義為2020唯一參選人。

另人惋惜的是,不但沒有萬民擁戴,反而招來明槍暗箭滿身。這現象實在難以說服理性的人們相信這個社會及藍營是「公平正義」的。

但歷史是一面鏡子,相信歷史終將還給吳敦義主席一個「公道」!

新聞照來源:吳敦義、韓國瑜 臉書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韓粉爭權愈鬧愈凶

【匯流筆陣】從媽祖托夢到白海豚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