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秀英
攝影/台中慈濟醫院
空氣品質每下愈況,很多人忙著戴口罩保護呼吸道,卻沒想到眼睛也是直接受害的器官。袁醫師表示,眼角膜沒有血管是全身最敏感的地方,要靠眨眼睛讓眼淚流動,吸收氧氣帶進眼球;冬季乾冷時更需要讓靈魂之窗增加開闔、閉上次數。
『眨眼』跟呼吸一樣重要,眨眼就是眼角膜的呼吸,呼吸有多頻繁,眨眼次數就應有相對等次數。最重要的是,貶眼還可以把空污、灰塵、霧霾微粒擠出去。
有些病人會有一種感覺「明明眨了眼睛,為什麼還是難過?」袁漢良醫師解釋,關鍵是眨眼頻率不夠、力量不夠。他表示,擠眉弄眼要像打蠟,用力擠出眼淚,讓眼淚流動,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傳回角膜,才會讓眼睛發亮。
他進一步指出,坊間流行「洗眼睛」改善不適,頗受部分長輩青睞,但這個做法既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同一套器材給所有人用,還可能陷入感染危機。而針對偏愛熱敷眼睛,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民眾,袁醫師表示,高於體溫的溫度的確可以讓眼睛舒服一點,但應適可而止,尤其要注意使用的工具、時間與溫度。
袁漢良醫師說,有些人以為所謂的「熱敷」,是用熱毛巾蓋在眼部,其實真正接觸到毛巾的是鼻子、眉頭等突出的地方,眼睛並沒有被覆蓋住。至於把毛巾正確敷在眼皮上的那些人,就更要注意,眼皮是全身皮膚最薄的地方,熱敷很容易導致眼皮水腫,反而會對眼球造成壓力。
他建議,正確的做法不妨使用密封夾鏈袋裝大約四十度的溫水,變成暖暖的水球,剛好均勻密合所有的點,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以內,以免溫度太熱、時間太久,造成眼皮血管過度擴張,引起水腫。
臺中慈濟醫院眼科袁漢良醫師鼓勵抽空「擠眉弄眼」,藉擠眼淚溼潤眼球、擠出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