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家族祭祖多注意長輩 發現失智病兆及早就醫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4.06 00:02

撰文/賴廷翰
攝影/臺中慈院公傳室

    清明節四天連假,不少人在年度祭祖、掃墓同時舉行家族聚會,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慶峰提醒,趁著難得團聚,多關心很久不見的長輩,如果對掃墓過程時間、地點、人物出現辨識問題,或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祭拜流程,就要特別注意。

    黃慶峰醫師指出,根據二○一八年內政部統計數據顯示,臺灣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每十二人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全臺灣估計超過廿七萬名失智者,數字還在不斷上升。年齡愈大、罹患失智的比率愈高,黃慶峰強調,失智症除了記憶力衰退的老化現象,還會影響語言能力、計算能力、判斷能力等認知功能,甚至出現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

    黃醫師表示,年紀大並不等於一定會失智,但家人應多注意長輩是否有失智徵兆,例如:很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語言表達出現困難,講話時常常停頓、出現憂鬱或躁動不安的行為、原來脾氣很好的人卻變得愛發脾氣。當發現長輩出現以上失智症癥兆,應及早就醫,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失智症處理重要原則,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給予適當的藥物,可望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黃醫師建議,如果家屬判定失智,可以就近加入失智症關懷據點延緩病情,照顧者亦可以在失智症身心暨家屬支持門診獲得支持及照顧。黃慶峰提供「國際失智症協會」的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眾注意。在生活中觀察是否長輩符合這些指標,如果發現有其中一項很明顯,就要趕快去失智症門診確認。
(1) 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