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林欣榮醫師:覺有情!護理科學與藝術!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3.12 21:33

撰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
攝影/花蓮慈濟醫院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照護的藝術」,這是遠在十八世紀的南丁格爾提出來的護理哲學觀。臨床護理師不僅輔助醫療,照顧病人生理,提供舒適的護理之外,往往也最能了解病人的需求。

    2018年十月下旬,一位年近四十,自北部醫院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的女性病人,在外院的診斷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當時,意識昏迷已經三星期,必須依賴呼吸器,四肢癱瘓完全臥床。

    腦幹是生命中樞,負責維持調控心跳、呼吸、血壓等重要功能,這個位置中風的人大部分會往生,存活下來的幾乎都要靠呼吸器。這位病人剛中風時,只出現偏癱的症狀,意識清楚,只是沒想到病程卻愈來愈嚴重,從宜蘭轉到北部大醫院時,已陷入昏迷。

    後來,她的家人知道我們有針對腦中風腦傷病人的中西醫合療團隊,包括針灸、復健、高壓氧,還有內生性幹細胞療法,於是將她從臺北市轉到花蓮來治療。雖然外院醫師曾在她的腦部放了一支血管支架,可是她的血管通暢度還是不夠,而且還有剝離性的動脈狹窄,於是神經影像科進一步放置新支架且調整舊支架方向。

    二個星期過後,病人轉至普通病房。病人在加護病房期間已逐漸恢復意識,細心的專科護理師發現她能以眼球活動「表示」,透過眨眼睛,醫師、護理師、家屬都可以和病人有更多的互動。十天後,病人開始內生性幹細胞療程;接著再過三週,病人終於脫離呼吸器,可以下床坐輪椅活動,四肢的活動肌力也有很明顯的進步。

    這過程,專科護理師、病房護理長、護理師成為她最親密的朋友,在春節前已轉入復健科病房的病人依然可以感受到跨團隊的護理同仁的關愛。在出院過年時,與病人有相同咖啡嗜好的護理長還準備了咖啡祝福她新年如意。而病人也帶著醫療團隊的愛與祝福,預約年後的復健與治療課程。【本文經「志為護理」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