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2019朱團春日新時光 凝聚千禧世代能量

民生@報/ 2019.02.15 18:18

【文/陳小凌】朱宗慶打擊樂團2019年《春日新時光》音樂會將於3月23日晚間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邀請千禧世代作曲家張紅蘋、蔡文綺、蔡昀恬委託創作,並集結新生代劉光芸、楊祖垚、王瑩潔、張婉俞的創意之作,為擊樂世界注入繁花盛開的活力。

 

▲朱宗慶打擊樂團。朱團提供。

 

朱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說:三年前,樂團展開「跨世代委託創作三部曲」計劃。從2017年《島‧樂》委託臺灣資深作曲家-賴德和、溫隆信、許博允、潘皇龍、錢南章,為樂團打造五首全新創作,到2018年《告白》,以「告白」為題,邀請林芳宜、官大為、洪雅惠、劉韋志、鍾啟榮等「中堅」作曲家,進行概念式聯想發揮。今年則邀請千禧世代作曲家張紅蘋、蔡文綺、蔡昀恬委託創作,為擊樂世界注入繁花盛開的活力。

 

自創團起,每年皆固定委託創作作品,為台灣累積現代的聲音。今年樂團已邁入第34個年頭,委託創作已達232首,歷年來的委託創作作品不但為朱宗慶打擊樂團打造了許多經典曲目,同時持續累積現代打擊樂作品的聲音。

 

2019年《春日新時光》音樂會中,張紅蘋的〈山靈〉,運用「水」的元素,融入書法與山水畫裡的留白與氣韻,以打擊樂描摹山的靈氣與內藴-在安靜徐然中,感受山的雄渾與力量;在轟然震響中,但聽山的清音與寧靜。作曲家希望呈現古代與現代的對望與傳承,彰顯東方文化此獨一無二的美學。

 

蔡文綺的〈鼓之華〉,以「華」的甲骨文字型為發想起點,將「華」字最早的本義-木本植物開花,運用於創作構想上。聲部的編排上皆由第一聲部為起點,強調鼓聲與重複的節奏片段,如同樹木的根往上延伸出更多的聲響,藉由東方傳統的擊鼓精神與西方音樂技法合併出新的音樂感受。

 

蔡昀恬的〈兵經〉,則是從智慧經典《孫子兵法》中獲得共鳴,強調「詭道」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以打擊樂來展現兵法裡「風、林、火、山」的四種屬性,更藉此向聽眾提問:人生,不也是一場爭戰嗎?

 

除了委託三位作曲家創作世界首演的曲目外,音樂會同時精選出劉光芸、楊祖垚、王瑩潔、張婉俞等年輕國人作曲家的精采作品,以打擊樂多元豐富的聲音表情,呈現出新時代的世代心聲和獨特的思維脈絡。

 

劉光芸的〈詼諧曲 為打擊四重奏〉,以四位打擊樂手象徵喜、怒、哀、樂,探討人類各種情感,同時這些情感又如何影響人在成長階段中作出的種種決定。楊祖垚的〈隱形循環〉,是將有形以及無形的「圓」的意象植入作品中,透過東西方兩種哲學思想來詮釋、觀看此一幾何概念。王瑩潔的〈降臨、安魂、重生〉,描寫當災害降臨時,人們心中的不安與無助,藉由彼此的撫慰與協助獲得力量,並達成重建與重生的目標。張婉俞的〈嫣然‧讀樂府詩上邪有感〉,是因作曲家有感於此樂府詩的描述一位女子恪守自己對愛情意念的深刻獨白,借鏡此詩的片段詩句作為段落標題,安排樂曲的起承轉合。

 

朱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說:三年前,樂團展開「跨世代委託創作三部曲」計劃。從2017年《島‧樂》委託臺灣資深作曲家-賴德和、溫隆信、許博允、潘皇龍、錢南章,為樂團打造五首全新創作,到2018年《告白》,以「告白」為題,邀請林芳宜、官大為、洪雅惠、劉韋志、鍾啟榮等「中堅」作曲家,進行概念式聯想發揮。今年則邀請千禧世代作曲家張紅蘋、蔡文綺、蔡昀恬委託創作,為擊樂世界注入繁花盛開的活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