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missav 梅山公園 台中燈會

菇農收購再利用 稻稈去化問題免煩惱

客家電視台/ 2019.01.11 00:00

【劉玟惠 林敬祐 雲林】

台灣每年10月到隔年4月,空氣汙染嚴重,由於12月前後正值二期稻作收割,過去許多農民會將稻稈露天焚燒,減少垃圾量,但是產出的濃煙等於加劇空氣汙染。在雲林縣二崙鄉就有代耕業者,從5年前開始,收購稻草賣給種蘑菇的農民,讓農民不用煩惱稻稈的去化,也降低空氣汙染。

將鋪平在稻田裡的稻稈,一一捲進機器裡面,綑成一個稻草捲,在已經收割過的稻田中,看起來特別顯眼,為了避免農民燒稻草造成空氣汙染,雲林縣二崙鄉農會的,農事小組長蔡昆宏,5年前用一分地300元的價錢,開始收購稻草。

二崙鄉農會農事小組長 蔡昆宏:「因為這幾年我來做稻草的時候,我們二崙鄉很少,再有人在燒那個稻草,這個稻草剛好,朋友說他要種蘑菇要用的,叫我幫他收一下。」

從一開始50公頃地,到現在二崙近600公頃的農地,都找綽號黑人的蔡昆宏收購,為了避免收錯稻田,還要在田邊先插紅旗做記號,對農民來說,也減輕了處理稻稈的壓力。

農民 李榮圖:「不用啦 不用煩惱稻草,不用放火燒了,讓他打包起來,讓他可以加工用。」

露天成堆的稻草,因為腐化開始冒煙,這些就是捲好的稻草捲,在經過裁切後,送到鄰近養菇場的再利用,接種草菇菌或者磨菇菌後,覆上泥土,就成為菇類的最佳介質。

菇農 廖財億:「稻稈是我們,蘑菇栽培的必要介質,所以就會想說,可以朝這個方向去經營,然後消化這些,我們農業廢棄物,也不會造成空汙,跟農民的困擾。」

菇農表示,在培養過磨菇或草菇之後,這些稻草和泥土,可以作為堆肥,回到農田中循環利用,增加去化的方式。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