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重建五溝水圳文化 在地提1號水閘門修繕

客家電視台/ 2019.01.11 00:00

【潘成旺 屏東】

屏東縣萬巒鄉五溝社區是個被水圳環繞的聚落,過去用來洗衣或灌溉的水圳,隨著經濟形態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水圳原本的功能逐漸消失,幾乎只剩下排水溝的功能。五溝水守護工作站最近提出「一號水閘門修繕計畫 」,要改善聚落景點劉氏宗祠前的水圳,與鄰近的半月池水質,希望營造水圳的休憩新價值,重建五溝水的水圳文化。

「這個叫作半月池。」

五溝社區志工擔任導覽員向遊客介紹,五溝村的特色景點半月池,具有灌溉、觀賞和養殖的功能,維持著客家先民的生活樣貌,不過,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水圳的功能卻早已消失。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長 劉晉坤:「早期在這裡玩水、洗衣服,但是因為現在生活不一樣,所以當成排水溝來用,所以很可惜。」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那個水泥建築,是水利會的攔河堰。」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提出一號水閘門修繕計畫,要修復原本毀壞的一號水門,恢復其調節聚落內水量的功能,客委會靚靚六堆國建計畫,和萬巒鄉公所一起聽取簡報與會勘,希望串聯東港溪和佳平溪流域,打造出傍水的客家聚落。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長 劉晉坤:「我們希望是,打造一個很漂亮很好的環境,像我們隔壁日本,有一個源兵衛川,這樣的做法很好。」

萬巒鄉長 林國順:「希望把我們整個東港溪、佳平溪,還有我們五溝,這個水環境,做一個串聯跟整體的營造,希望能夠把我們的優點,把它發揚化。」

萬巒鄉公所指出,客委會的靚靚六堆國建計畫與大專院校的創生小組,一起盤點萬巒鄉的特色之後,再提出整體的規畫,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則希望,客委會能優先補助,一號水閘門修繕計畫,讓社區能從生活面,盡快活化社區的水岸環境。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