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綜合報導
共享經濟的概念,已經擴及到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就連共享型辦公室規模也快速成長。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調查,今年台灣業者承租A辦的服務型辦公室,年租金總額已經破億,10年來承租面積成長8倍,相當驚人。
瑞普萊坊商業務業代理部資深經理陳瑛佳表示,2008年至2010年,企業承租A辦的服務型辦公室,年租金總額都不到千萬元,但2011年到2017年開始逐漸成長,年租金總額增至約2000萬元,今年承租A辦的服務型辦公室年租金總額,合計達1.17億元,正式突破億元大關,共享辦公室的機制,成為擴大規模的關鍵。
共享辦公室規模逐年擴大。照片Spaces提供
陳瑛佳表示,企業租用共享辦公室不再是為了節省成本的考量,更進一步希望藉由共享辦公室營運商提供的彈性、完善服務及活潑氣氛,提高生產力,在不動產買賣交易黯淡的氣氛下,反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產業。
陳瑛佳舉例,德事商務服務中心自2005年進入台灣後,2018年加碼增租南山廣場打造共享辦公室,合計單點承租面積共約1400坪;今年6月熄燈的金石堂城中店也由港商進駐打造共享辦公室品牌The Hive,面積持續增加。主因就是高端或新創、新設企業需要更好的門面,加上近年新商業模式轉變,剛好搭上共享經濟熱潮。
不過這股共享經濟,現在也開始出現爭議。《東森新聞》報導,台中一名潘小姐跟先生租下共生公寓的套房,但入住後發現,網路常故障、房間接連出現「小強」因而退租,結果退租時被房東扣了一筆3600元的費用,原因在於房間大約2坪的地毯「被貓抓壞100公分」,房東估價地毯加施工費用要3600元,潘小姐和先生認為價格不合理而拒繳,沒想到接到存證信函,房東要提出告訴,這起案件也成為第一起共享公寓糾紛。
台中市主任消保官康馨壬表示,早期三五好友共租一整層公寓,大家各自租下房間,共用客廳或是廚房,其實也包含共享的概念。但不管怎麼租,最重要的就是在簽約之前,先跟房東釐清維護管理的權責,像是水龍頭、瓦斯爐若故障,誰要負責維修,自然耗損的部分,又應該由誰處理。康馨壬建議,目前定型化契約範本,在各縣市政府的官網都可以下載,白紙黑字寫清楚,對房東和房客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