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曾多次來台演出的長笛天王帕胡德,這一次領銜柏林愛樂弦樂的好友們來台灣,11月15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豐富多彩的長笛四重奏之夜。曲目強調對比性還有旋律,其中分別展現長笛與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對話,創造出多層次,以及展露豐富色彩。
▲長笛天王帕胡德領銜柏林愛樂弦樂的好友們來台。新象提供。
帕胡德5歲時聽到鄰居在播放莫札特第一號長笛協奏曲便很喜歡,他第一次個人出道15歲時吹奏的長笛協奏曲,以及25歲時和指揮大師阿巴多錄製的專輯也是莫札特的長笛協奏曲,與其有特別的淵源和情感,所以這次音樂會特別挑選帕胡德拿手的莫札特著名的長笛四重奏,第一號和第三號作品。還有美國名謠作曲家史蒂芬•福斯特Stephen Foster改編給長笛與弦樂四重奏版本浪漫派的羅西尼《弦樂奏鳴曲》第二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德弗札克《第十二號弦樂四重奏》「美國」作品,豐富的美國音樂元素,又帶有印第安原住民的歌謠風格,也稱為「印地安悲歌」。有次帕胡德在同事家庭聚會聽到,改了此曲給長笛,帕胡德覺得很適宜,於是找了古典樂壇才華洋溢的編曲家,同時也是柏林愛樂大提琴家孔茲改編,這次演奏便是孔茲改編的版本。
此次攜手演出的音樂家有瑪雅.阿芙拉莫維奇Maja Avramović / 小提琴、華金.里克爾梅.加西亞 Joaquín Riquelme García / 中提琴、史蒂芬.孔茲Stephan Koncz / 大提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