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跨越半世紀 文物返鄉 五個第一打造重建音樂史堅實基礎

中央社/ 2018.10.27 16:44

跨越半世紀 文物返鄉 五個第一打造重建音樂史堅實基礎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027 16:34:54)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今(27)日舉辦2018臺灣珍貴音樂文物捐贈記者會暨世界影音遺產日國際論壇。捐贈者德國東亞研究院代表穆瑪麗女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代表錢善華教授,以及葉綠娜、魏樂富和林沖等多位音樂家齊聚一堂,由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頒感謝狀;同時,各大專院校音樂系所重要專家學者都盛情與會,展現對文化部、傳藝中心及所屬臺灣音樂館的支持與努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濟民主任致歡迎詞時特別指出今年度文物捐贈者的五個「第一」:臺灣第一組合作雙鋼琴演出、深耕鋼琴教育的葉綠娜與魏樂富夫妻,捐贈畢生演出的節目單、文字手稿、演出錄音、國際報導等文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第一位團長鄧昌國教學影像及照片、臺灣第一所音樂系—師大音樂系捐贈出系上教師帶領學生繼民歌採集運動之後,持續採集各地傳統音樂的珍貴錄音;而本年度的捐贈,更首次跨國及跨界,由德國東亞研究院將院內「東亞研究院臺灣檔案」捐贈予臺灣,是史上第一批由德國返臺的臺灣音樂、戲曲文物;更有第一位由臺灣登上日本寶塚的流行男歌手、影歌雙棲藝人林沖,捐贈出個人演出照片、節目單、海報、唱片錄音等早期流行音樂史料。這些第一說明了本次捐贈文物的珍貴及重大意義,也彰顯出臺灣音樂的多元性。

陳主任並強調,文物典藏進傳藝中心僅是一個起點,將連同目前臺灣音樂館所典藏近4萬4千頁音樂史料,加以妥善運用及推廣,讓這些文物可以成為後人研究學習的珍貴資產。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則特別向德國東亞研究院歐樂思神父致意,他提及繼上個月美國順天美術館捐贈珍貴館藏後,文化部今日再獲德國東亞研究院的跨國音樂文物,可謂好事成雙。東亞研究院完整保存50年前臺灣音樂家在海外戮力推廣臺灣音樂與文化的足跡,捐贈內容包含臺灣音樂家手稿、樂譜、唱片、節目單、樂器等。

蕭次長指出,其中彌足珍貴的是作曲家李泰祥《大神祭》作品最初版本手稿,以及存世僅有的馬水龍《雨港素描》藍晒版本,和戲劇大師俞大綱先生當年提供展覽的戲服,總共超過500件珍貴的海外史料,其質量可說和順天美術館之捐贈相當,而文化部在美術及音樂領域陸續傳出捷報,足見臺灣前瞻計畫所推行「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已有階段性成果,更加奠定重建藝術史之基石,他也代表文化部對所有捐贈者及家屬致上最深的謝意。

捐贈人鋼琴家葉綠娜女士感性地提及,因師大數位典藏中心黃均人教授提醒她不要只往前看,也要往後看,她才發覺過往的資料亦可能是對後人重要的文獻,才興起捐贈的念頭,她謙遜地說每個人都貢獻一個小石頭,還是可以蓋成一棟大建築物,勉勵大家貢獻一己之力為臺灣音樂付出。

鑽石歌王林沖則分享了自己進入寶塚的經歷,以及此次捐贈的機緣,表示很開心這批史料可以捐贈至臺灣音樂館,同時也期勉這批史料可以有更好的發揮;師大音樂系錢善華教授除了說明此批珍貴錄音的來源,也強調他們認為這批音樂資料最好的去處,正是不斷為臺灣音樂進行典藏、保存工作的臺灣音樂館,今天師大音樂學系的老師們也全數出席表示支持,引起在場熱烈掌聲。至於德國東亞研究院歐樂思神父因年事已高,不克來臺,特別錄製一段致詞影片共襄盛舉,亦期勉在文化部帶領之下,對於臺灣音樂文化的保存,可以更加紮實而完善,同時穆瑪麗女士代表歐樂思神父贈送東亞研究院出版之專書一本,由現場與會來賓一起簽名留念並永久典藏於臺灣音樂館,共同見證本次捐贈儀式及對世界影音遺產日之重視。

聯合國大會為呼籲全球重視影音資料保存及搶救,於2005年訂定每年10月27日為「世界影音遺產日」(World Day for Audiovisual Heritage),傳藝中心所屬臺灣音樂館去年首度參與此國際性活動,成功將臺灣所主辦相關座談會與特展登錄於聯合國世界影音遺產日官網,今年除了持續登錄聯合國網站與國際接軌外,更擴大舉辦國際論壇,邀請美國史密森博物館民俗與文化遺產中心的Michael Mason館長和研究員,與國內各文化單位及民眾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同時於現場發表這些年來在音樂紙質文獻的研究基礎及成果《音樂紙質文獻指南》,以及取得美國國會圖書館授權、翻譯出版的《民俗文化與田野工作指南》等兩本工具書,希望能將音樂典藏的標準作業流程提供給國內各單位及有志於此領域的朋友們,有了完善的文物典藏前置作業,日後則可藉由研究、數位化、資源共享的方式,達到音樂史料建置的最大效益及目標,呈現臺灣音樂文化多元面貌,發揚「臺灣」的音樂文化。(廣告)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43466.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