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 - Media OutReach - 2018年10月25日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當領導雖然可以享有很多好處,但身居高位卻要承受沉重的壓力。當領導究竟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機構應如何給予其領導層足夠的支持,好讓他們能更有效應付壓力呢?
出任一家機構的領導人,固然可以享有不少好處,包括在工作上可掌握更多控制權、決策權,甚至更多自主空間。然而,機構上下對領導人通常有相當的期望,他們亦因此需要面對更大的壓力。機構上下期望出色的領導人能夠以身作則,無論身處順境和逆境表現仍能獨當一面,既能肩負起激勵員工士氣的重責,又能推動下屬不斷向前,全力爭取更卓越的成績。究竟當領導,對領導自身的身心安健是福還是禍呢?
其實,坊間早已有不少探討領導層所作所為如何影響下屬表現和身心安健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卻較少着墨於領導人本身的身心安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李文東進行了一項名為《當領導福兮?禍兮?利用雙路徑模型探討領導角色與自身心安健的關係》的研究,透過創新的方法探討這個經常被忽略的環節。這項研究由美國密芝根州際大學John M. Schaubroeck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謝家琳教授和格羅寧根大學的Anita Keller教授聯合進行。
李教授表示:「通過深入探討有關議題,或有助機構為其領導層提供協助以面對壓力,並有助員工在考慮應否接納領導層職位時,對需要承擔的長遠代價作更具體的評估,從而作出更明智的事業發展抉擇。」
兩個對比觀點
以往探討領導者身心安健的學術研究結果,大多揭示了兩個互相形成對比的觀點。
其中一個觀點認為,當領導不利於領導者本人的身心安健,因為出任有關職位意味着工作時間更冗長和工作量更繁重。這個觀點雖然非常直觀,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會直接檢視有關觀點是否真確。
另一個觀點則認為領導角色有利於領導者本身的身心安健,因為領導者比機構內其他人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工作壓力也因此較小。然而,針對有關觀點的實證檢視卻非常有限。李教授在研究這個議題時,並非局限於「非此即彼」的觀點,而是考慮到兩種觀點和結論並存。
李教授表示:「這兩個觀點相互衝突,探討領導層職位與個人身心安健的關係時,帶來了莫衷一是的研究結果,而我們的研究就是將兩者調和的第一步。」李教授補充說,他們的發現是積累證據的起點,並提供了潛在的範本,以便日後繼續進行深入研究,以便進一步發展理論。
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權
就領導角色是否有利於領導者本人的身心安健,存在着兩個背道而馳的觀點,而為了調和這些觀點,李教授及其團隊建立了一個雙路徑模型,以測試領導角色與工作要求(在工作場所中的社會社會心理需求)和工作控制權(有關執行核心職務的自主決定權)的關係。
李教授解釋:「領導角色的工作需求或會帶來沉重的壓力,但出任有關職位的人卻同時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兩者雖然背道而馳,但職位之高低卻往往關係到領導者個人的身心安健,雙方的作用或會因此而互相抵消。」
「故此,要確定領導角色對個人身心安健的影響,最終可能是關乎利、弊兩方面的相對強弱問題。」
李教授指出:「身居領導位置的人因為掌握更大的控制權,因而得到更安健的生活;但有關職位的工作要求亦相對較嚴謹,或會損害個人的身心安健。」
換句話說,工作控制權和工作要求均對領導者個人的身心安健有利亦有弊。雙路徑模型揭示的抵消現象,突出了這些職位與個人安健之間錯綜複雜的整體關係。
研究詳情
研究人員透過四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瑞士、美國、中國及日本)的獨立樣本來驗證其假設。
瑞士樣本組別包括1,006名參與者;美國組別包括1,409名參與者,並採用十年期間的滯後設計;中國組別包括369名參與者,他們均來自內地一家大型國有製造業企業;最後的日本組別則包括1,027名來自東京的成年人。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兩種類型的心理安健:享樂(hedonic),即是從享受歡樂和避免苦楚而得到的快樂;以及更高境界的幸福感(eudaimonic),即是因為體驗到人生意義、克服挑戰和獲得生命成長而感到的愉悅。為檢查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我們量度和記錄了他們的慢性疾病狀況、血壓和皮質醇(一般俗稱「壓力荷爾蒙」)。
主要發現
總體而言,該團隊發現領導者面對較高工作要求,但掌握較多工作的控制權,而隨着時間消逝,這些職位在工作要求和控制權方面的轉變均較其他職位更為急促。
此外,較高工作要求與較低程度的身心安健程度掛勾;而較高工作控制權則與較高身心安健程度掛勾。有關研究結果與研究人員的預期和以往的研究結果吻合。
然而,被認為工作要求較嚴苛的領導人,也自稱罹患較多慢性疾病和血壓較高。
文化差異
研究結果亦顯示,在日本樣本組別中,領導角色由於擁有較高的工作控制權,因此獲得的幸福感亦較美國樣本組別為高。
李教授認為原因可能是文化差異。他解釋:「日本人較美國人階級觀念更重,所以更重視不同職級之間的權力差距,相對美國人來說,在工作上的控制權能夠為日本人帶來更顯著的效果。」
他表示:「日後的研究或會進一步檢視文化價值如何塑造領導角色對個人身心安健的影響。」
實際應用
李教授指出:「我們的研究評估了獨特工作性質,探討它如何解釋領導者與非領導者之間不同的身心安健程度,在這個研究領域內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他補充:「在實際應用方面,機構應該努力確保他們放在所提拔的領導者的投資,不會因為領導者出現身心安健問題而白費,因為這可能會阻礙新一代領袖繼續這方面的事業發展。」
對大部分機構來說,擢升員工躋身領導層是一項重大的投資。為了確保提拔員工的努力不會付諸東流,李教授建議機構應該確保其領導層不會負擔過重,並有充足機會休息和復元。另一方面,領導層也可以自行考慮下放工作予下屬,以舒緩自身的工作負擔。
李教授表示:「建立和實行一些有效措施來限制領導者所面對的工作要求,並幫助他們盡快重拾最佳狀態,這是確保機構在提拔員工過程中獲得可觀投資回報的要訣。」
參考資料:
Wen‐Dong Li, John M. Schaubroeck, Jia Lin Xie, Anita C. Keller, "Is being a leader a mixed blessing? A dual‐pathway model linking leadership role occupancy to well‐being," (7 March 2018).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英文原文刊於中大商學院「中國經商智慧」網站:https://bit.ly/2S7tvAe。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間提供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8個本科課程及20個研究院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碩士、理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18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43位,而EMBA課程亦在2018年排名全球第29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35,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晉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逾4,4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陳家樂教授。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或Facebook: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及LinkedIn:www.linkedin.com/school/392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