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高金次\新北報導】 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危害灘地生態環境不容忽視,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每年持續辦理清除及監控工作,淡水河岸互花米草面積已逐年縮小,今年於八里區及淡水區發現9處危害點,已於開花季前挖除,避免互花米草擴散蔓延,減少其散播分布面積。 互花米草原產地為美國東南部海岸,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長於沼澤、濕地及潮間帶,植株耐鹽、耐淹、抗風浪,種子可隨風浪傳播,根系分佈深達60公分的灘土中,單株一年內可繁殖幾十甚至上百株,由於繁殖力強、根系發達等特點,1979年中國大陸引進於沿岸使用,曾被認為是保灘護堤、促淤造陸的最佳植物,近年來則隨著海潮入侵臺灣西部沿海區域,包括金門沿海地區、台中高美濕地及新北淡水河口兩側。 農業局表示,新北市互花米草生長環境位處淡水河口兩側泥濘的高灘地,只能人工進入灘地清除,並需將殘株運離灘地,還需注意每日潮汐狀況,作業具有相當困難度與危險性,不像金門沿岸與台中高美濕地可用機具進場施作。 農業局呼籲,「互花米草」由於繁殖力強,藉由高密度的地下根莖排擠招潮蟹、彈塗魚及紅樹林的生存空間,進而影響該區水鳥的覓食,嚴重傷害珍貴的溼地生態,控制互花米草確保河口與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是全民的責任,民眾若有發現互花米草時請通報市府(電話:02-29603456轉3122李先生)進行處理,減少外來入侵植物對生態的危害,共同守護美麗的灘地。 圖片說明:新北市農業局保護灘地生態清除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圖: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