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Dr. Mahathir bin Mohamad 臉書。
馬來西亞新任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17日至21日赴中國訪問,《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引述馬哈迪先前提到,中國海外投資形同「新型態殖民主義」,大馬恐怕難以負荷。
中國大幅投資馬來西亞 馬哈迪:負擔不起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圖/Unsplash。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深水港、翻修港口,中國政府銀行出資蓋鐵路,中國開發商興建4座人工島共可容納約75萬人口等種種作為顯示,中國致力於擴大全球影響力的過程中,馬國占有重要地位。
報導指出,馬來西亞一度是對中資最殷勤的追求者之一,但如今面臨一個新處境:各國憂心因為這些既不可行又不必要的計畫而過度負債,決定向北京推辭。這些計畫除了對中國有戰略價值,僅剩支持中國新強人的功能。
馬國負債2500億美元,部分債主就是中國企業,首相馬哈迪此行主要目的是協助大馬擺脫債務纏身,而他傳遞出來的訊息也很明確。
馬哈迪昨天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表示,「我們不希望見到新型態的殖民主義出現,因為貧窮的國家無法與富裕的國家競爭」。
而馬哈迪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談到心中關於中國戰略的想法,「中國深知這一點,他們過去就曾經被迫處理西方列強所強加不平等條約。」他意指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後做出的各種讓步,「所以中國應該將心比心。他們知道我們負擔不起」。
中國手段積極影響世界 已開發國家慎防
中國投資希臘彼夫里斯港。圖/新華社。
對於中國「一帶一路」等於世界各地投資建設的計畫,美國國防部近期的中國軍力報告就指出,中國藉由這些手段,企圖形塑對北京有利的地緣政治利益,並擴張全球影響力。
近期一篇中國官方宣傳就指出,包括希臘彼里夫斯港(Piraeus)、西班牙東南部的瓦倫西亞港(Valencia)、聯繫亞歐的紐帶畢爾包港(Bilbao)、位於南亞的赫班托達港(Hambantota)在內重要港口,都是中國人在經營。
此外,對於中國的投資,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因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新法案,將嚴審包含關鍵技術、基礎設施和處理個資業務三大領域的外資併購案,避免技術外流。除了美國、澳洲外,近來煙台台海集團想收購德國機械工具業者萊菲爾德金屬旋壓機製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 AG)的計畫,也被德國政府否決,可見世界上不少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慎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