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除了飲食運動 想要「易瘦體質」還得做到3件事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18.08.12 10:10

▲除了飲食、運動,想要培養易瘦體質,還有3件事要把握。(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肥胖影響外觀、心理以及健康,但不少人都有經驗,好不容易拚了命減肥,卻碰上「溜溜球效應」一下子全胖了回來,甚至越減越肥,想要培養易瘦體質,中醫師強調要把握3件事,從內而外調整好身體機能,不再害怕溜溜球效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表示,許多人總是會抱怨,在其他地方進行減重療程,瘦得很快,但只要停止治療,馬上又開始胖回來,其實在體質沒有改善之前貿然開始減重,除了成效不彰,更容易復胖。

如何培養易瘦體質?林立涵提醒,首先要「充足睡眠」,不少人減肥只看重飲食及運動,忽略睡眠也是一個重要的肥胖成因,研究指出,睡眠時間越短,肥胖機率較高,全因睡眠時間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使體內瘦體素降低、飢餓素及壓力激素升高,甚至再加重失眠情形,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要「減緩壓力」,否則長期身處在充滿壓力的環境,會使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包括腎上腺皮質素會促使人體食慾增加,囤積脂肪;可體松則會刺激肝臟製造及釋放葡萄糖,使血糖上升,並且抑制周邊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增加胰島素的阻抗作用,更加增進食慾及囤積脂肪。

林立涵說,尤其腹部的脂肪組織,比起其他地方有更多的類皮質糖素受器,壓力型肥胖更容易造成腹部脂肪的囤積。而中醫能以舒肝解鬱的方式幫助人體調節壓力,使情緒維持平穩,針灸治療也可抑制饑餓的感覺,限制食物攝取,避免過多的熱量累積在體內。

最後是「促進新陳代謝」,中醫理論中,人體的代謝和脾胃運化有密切關聯,如果脾胃功能不足,無法將食物適當轉化吸收,就會使得過多的熱量、代謝的廢物或水分累積在體內。

林立涵指出,中醫將這些不正常的病理性產物視為一種「痰濕」,累積在體內不僅會使人肥胖,還可能產生水腫、身體無力、容易疲累倦怠等情形,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女性的生理周期或其他婦科疾病。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關鍵字:

復胖 易瘦體質 減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