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成功無法複製 自己的路自己開拓 農信保力挺財金博士的科技農業

中央社/ 2018.07.18 11:00

成功無法複製 自己的路自己開拓 農信保力挺財金博士的科技農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718 10:59:45)不要帶著自以為是的專業來投入農業,你要把自己歸零,打好基本功,等基礎穩固後,再導入自己的專業,這樣你才能很客觀去面對產業並了解所有脈絡。

不像農夫的農夫

盧紀燁看起來很不像農夫。很多人以為他只有銷售,他成立的「壽豐印象」在網路農產銷售很受好評,常有些市面上不常見的農產品,讓消費者忍不住下單訂購;他幫很多小農銷售,農產到他手上就是賣得特別好。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農夫,種植的農產品項目還不少,西瓜、南瓜、地瓜和稻米等作物,「還有爸爸的文旦」。

爸爸的文旦,是他回鄉從農的因素,也是他將現實與理想結合的起點。

因為務農的父親腳受傷,他放下資訊工作回到壽豐,開始了他的農業生活,幫爸爸種文旦,讓他對農業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他說,不要急著把自己的專業放進來,而是要先了解整個流程及本質,「光是銷售,不要用質疑態度問老農為什麼寧可被盤商剝削,卻不要網路銷售,你必須了解他們選擇的原因,才能做出對他們最有實質幫助的事」。

科技農業

盧紀燁不僅看起來很不像農夫,思維更不像。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很獨特。

也就是這樣,才能將很多外人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現實。例如,用空拍機算西瓜。和學弟耗時年餘開發的技術,用空拍機拍攝西瓜田,加上地理資訊系統,不僅觀測西瓜生長過程,也可以精準計算數量,讓他可以更有效率做好田間管理。

他說,萌生「用科技計算數量」想法,起自幾年前,第一次交割西瓜田。他說一開始不太會看品質算數量,最後收成的西瓜,只有農戶所說的一半,「損失慘重」;後來他在收成期前將交割田裡的西瓜貼條碼,但耗時費工人力成本又高;經過一年開發、修正,今年西瓜期派上用場,三天兩頭在自家西瓜田飛一圈,兩台空拍機,七甲西瓜田只要二十分鐘就搞定,發現異狀立即處理;計算西瓜數量反而變成最簡單的一環,在西瓜採收期前兩三個禮拜就知道可以銷售的數量,接單數量心裡就有譜。

他總能創造話題。讓他一炮而紅的,除了「從事資訊業的財經博士」頭銜外,還有用老鷹趕鳥的獵鷹米。老鷹在田裡驅鳥的英姿,對電子和平面媒體都很有吸引力,多次登上媒體;不過近年來他很少讓老鷹在鏡頭前曝光,「這幾年老鷹話題太多,但我的老鷹是真的在工作而不是為宣傳」;今年除了空拍機計算西瓜,他還計劃推出限量版QRcode西瓜,讓消費者可以看到購買西瓜的成長過程,「這會非常有趣,我希望購買到的人都會發現這個小創意」。

他說,現在產銷履歷條碼看到的是用藥歷程,「哪個消費者會想知道你哪天噴了什麼藥啊」,「你不覺得看西瓜長大更有意思嗎」。

不過,採收期突來的幾天豪雨,搞得步調全亂,計劃暫緩。他說,農業就是這樣,即使你做好完全準備,天氣可能改變一切;他無法改變天氣,但至少要想好應變做法,「所以就是不斷思考」。

成功無法複製,思索自己的方式

農信保基金董事長宮文萍表示,青農的創新作為總讓她相當驚艷,讓她覺得台灣農業一定會日益蓬勃。在農信保的擔保協助下,很多沒有擔保品的青農順利取得資金,開拓自己的農業路,每每看到青農有好的成績,除替他們感到驕傲,也與有榮焉。宮文萍說,農信保為加強協助青農,提供融資轉介服務,為青農與農會搭建融資平台。

盧紀燁總是一派瀟灑、輕鬆樣,加上很得媒體青睞,讓人以為他是個一帆風順的幸運兒。但其實他的從農路天災人禍都有,「兩千斤要採收的南瓜一夕間被竊賊慘空」這種事都曾發生。他在農業根基逐漸穩固後,開始把自身專業放進其中,思考各項改善作為,希望「鳥事」一天比一天少。他說,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功,因為成功無法複製,所以你必須思考適合自己的方式,「思考、然後化為行動,才會讓現況改善,人生才會不斷進階」。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775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