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80多歲的黃老先生身體一向硬朗,但自從3年前頭暈被診斷有病竇症候群、並裝上傳統心律調節器後,左胸口節律器上方皮膚反覆破損感染,兩年間因為傷口蜂窩性組織炎竟往返整形外科達19次,幾乎月月都要回診,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建議改以新一代膠囊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治療。「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直接植於心臟中,無額外導線連結,經研究證實可大幅減少傳統節律器相關的傷口感染及導線老化的問題,成功克服黃老先生最在意的體表傷口感染困擾。
建議個案採用無導線心臟節律系統的林柏霖醫師說,裝置傳統心律調節器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即為節律器上方表皮傷口破損、發炎感染,尤其治療後,感染過的部位有極高的再復發率,為控制感染,絕大多數患者最終仍須移除原來的節律器,再於對側胸壁植入另一組節律器,不僅工程浩大,遑論期間一再就醫、手術及造成生活諸多不便的身心煎熬。為提供民眾高品質且先進的心血管疾病照護,新竹馬偕與醫學中心同步,自2017年8月開始引進「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患者置放後幾無動作限制也沒有體表明顯傷口,隔天拆線即出院,能快速回復正常生活。
傳統心律調節器體積約12.7c.c.,由節律器(俗稱電池)、電極和導線組成。裝置時,採表皮局部麻醉,於胸口切開約3~8公分傷口,將電極導線穿過鎖骨下靜脈,置於心臟內適當位置,再於傷口內下方放置節律器與導線。傳統心律調節器技術或設備都已相當純熟,節律器平均電池壽命約8至10年,只要在電力用盡前,確認導線功能正常,更換電池又可繼續使用。照護方面,患者鎖骨下方因為裝置節律器,外觀會有小隆起,要特別注意傷口破出感染,「老人家皮膚比較薄、乾,加上突起處皮膚張力影響,較常發生傷口紅腫,甚至發炎感染的情況,」林柏霖醫師分析。此外生活上,患者植入節律器的同側手臂須避免大幅度高舉及外展,以於術後初期牽扯電線,導致導線脫落走位,也多少影響日常生活與行動。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為特殊醫材,困難度及技術要求高,醫師須累積一定的導管手術經驗並熟悉心律調節器功能參數後,才能進一步接受無導線心律調節器訓練;手術時,也仰賴有經驗的醫師在X光透視下,將載有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系統的導管順著正確的股靜脈血管到達心臟,避免發生動脈穿刺。
自2004至2017年間,新竹馬偕已為近500位患者進行傳統心律調節器手術,發生傷口感染比例僅3%,引發感染後,部分患者可經由加強抗生素或局部清創等方式治癒,但也有少數患者引發嚴重的反覆性抗藥性細菌心內膜炎或敗血症,不得不移除整套節律系統。為提供心律異常患者較多元的治療選擇及更先進的處置方式,林柏霖醫師進修後特別引進無導線心臟節律系統,希望能提升心臟內科服務品質,給予竹苗地區民眾醫學中心等級的照護水準。此外,傳統心律調節器可透過更換電池延續系統壽命,無導線心律調節器電力使用年限則約10~12年,且裝入後無法取出;再者,傳統心律調節器可分為單腔室、雙腔室及三腔式,而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的功能目前僅限於單腔心室節律,且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建議患者由醫師評估整體病況後選擇適合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