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藏。拙》馮建洲×楊惠婷茶器盛器聯展 熊讚~雄展!

大成報/于郁金 2018.06.10 12:31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藏拙》馮建洲、楊惠婷桌上風景-茶器盛器展」假臺南「十八卯茶屋」(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展出,這是百年建築,在這裡品著臺灣茶,細細品味老屋背後故事,耐人尋味!即日起至7月15日分別在「十八卯茶屋」、「丹橘人文藝術空間」展出,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作陶做什麼呢?作陶可以堅強心性,塗軟瓷仔碇,心軟骨愛硬!來到「十八卯茶屋」可見到古色古香的老式裝潢,呈現原木日式風格擺設,這裡以2層樓日式老房設計空間,保留原貌,1樓茶室,2樓展覽間,近年來舉辦茶器創作、表演活動或琴藝研習,有不少茶人、詩人、文學家、文創家、藝術家等紛紛至此。

知名茶人陶藝家馮建洲長期對茶學潛心研究,其所設計之茶器具,不但透露著禪之趣味,亦重視茶器具對茶色表現實質提升;此次「《藏拙》馮建洲、楊惠婷桌上風景-茶器盛器展」,馮建洲老師特別將《雄展》作品分享大家,也向小編述說其一路走來點滴文創行旅過程,《雄展》代表來自高雄,也意喻「熊讚」,現場談及其早期原創作品,後來被陸續複製商品歷程。

馮建洲說,因為常常創作過程中,使用力量引起一些身體疼痛,所以學生提供金剛經給他,藉以健康能量來紓解壓力、情愫、情緒等,大概有30多尊小普薩,沒想到在前幾次展覽,還被收藏家買走幾尊。

「菜根經譚: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長年不知年與歲,夜更三漏覓知音;醍醐尋味兩相似,常來常聚常品酌。」馮建洲感性地說,內人(楊惠婷)因為工作忙碌,會做飯時間並不多,她會把拿回來的便當或是美食,用她自己所創「食器」作品擺盤,增加更多氛圍與食慾,這裡也有她文創結晶,歡迎大家來看看不一樣藏私食器尋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走進十八卯屋「《藏拙》馮建洲、楊惠婷桌上風景-茶器盛器展」,展場佈置許多翠綠烏龍茶葉,聞起來為有如新鮮的青草香味或略似海苔般,茶葉鮮綠,色澤可人,可謂茶貴氣「迷人」!將來將製作成《白茶》;所謂《白茶》即是指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參考維基百科資料)。

本次展出包括茶壺、茶碗、壺承等各式精心製作手工陶製茶器具,依循「風行水上.自然成文」為創作理念,尤其是陶藝家馮建州研發出多款茶器具,利用土與釉的收縮比差異性,將開片紋隱於釉面之下,經過茶湯滲透,即自然顯色如阡陌之紋,而數日浸潤,即可得老壺之視覺效果;展出壺身造型走極簡風格,美感獨樹一幟。

為何「藏.拙」?在《老子》第45章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宋《蘇東坡》要我們懂得「大智如愚」道理,即指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愚笨。清.《鄭板橋》要我們適時懂得「難得糊塗」精髓。「藏.拙」上,是因為這是個「適者生存」的人擠人社會;而「大智若愚」上的不得已是,您生長於一個「自以為是者眾」無情年代,必須「藏.拙」內斂沉穩之心。

「十八卯茶屋」其前身建於日治時期昭和4年,由日本柳下勇三所設立料理食堂,稱為柳下屋或柳下食堂,後稱為柳屋(西元1929年),以百年歷史悠久的全木造日式建築,與臺南公會堂、吳園矗立於此,期間曾一度作為吳園遊客中心,直到葉東泰接手後,才得以「十八卯茶屋」重現現今原貌;光取名就很有巧思,葉東泰並用「柳」字傳承這老屋得到延續保存下來的生命。

葉東泰表示,「十八卯茶屋」是由柳字拆開所組成創意名字,卯台語可念成「ㄇㄠ」,有壞掉意思,在12時辰中,卯時是清晨5時到7時時辰,有迎接曙光之意,用來表達毀壞前的重生意涵,這是他給予的命名。

丹橘人文表示,馮建洲×楊惠婷《藏.拙》茶食器展即日起在臺南「十八卯茶屋(吳園百歲柳屋)」展出,將分別於6月16日中午、6月23日舉辦餐茶宴,歡迎朋友報名參加。

策展人王麗芬表示,這是李胤對於馮建洲老師的作品初來乍到時,一個內心的返照;在《藏。拙》馮建洲茶器、楊惠婷盛器桌上風景,首度呈現在臺南府城,雙展場分別於「十八卯茶屋」、「丹橘人文藝術空間」,期盼生活飲饌器用,更切合去蕪存菁、御繁為簡的嚮往回歸之心。

王麗芬表示,臺南是個古都,但風貌上依稀欠缺這古都應有的氣韻,特別是在其歷史發展中所應展現的幾度滄桑之沉穩,與隨波而上之氣勢;20年博物館工作經驗,我們接觸了許多在地臺南藝術創作者們,儘管他們的技巧純熟自信,也許因為是偏處一隅,讓人總感覺到有著絲絲落寞!如果能讓創作者們不分老少,都經常性的相互取暖取經,是否能讓各自的創作益臻美善?「丹橘人文」藝術空間在創作者支持下,於焉創設,經多位藝術創作者們鼎力協作,也如願成為府城藝術家與新銳工藝師們聚首論藝,發表個人創作的好所在。

「丹橘人文」藝術空間選擇在安平創設,寓意著:「就從鄭成功當年登陸點起始」丹橘人文表示,可供展出空間約30坪大小,屬袖珍型展場,但因為結合了畫廊與茶事文化的佈展設計,卻也別具一格,日常得讓文人雅士能圍聚在藝術氛圍裡品茶論藝;目前策展規劃除了藝品畫作定期展出,也不定期舉辦哲學、歷史與藝術相碰撞的主題講座或對談活動,歡迎您不時來關注府城文化與點滴記錄,感受在地臺南文創熱情。(于郁金攝)

丹橘人文茶宴×邵司(黃聖凱)IN BAR
茶席演繹:邵司IN BAR
彈指之間:且慢
三弦演奏:邵司
時間:2018/6/10(日)14:30-16:30
參與人數:25人
費用:免費
請依下方連結報名:
https://goo.gl/forms/jl4sKXIX7bvX7Pxw2

《藏。拙》馮建洲 楊惠婷桌上風景-茶器、盛器展場:
十八卯茶屋(吳園百歲柳屋)
時間:10:00-18:00(週一休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聯繫:06-221218

丹橘人文藝術空間
時間:13:00-21:00(週一休館)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694號
聯繫:0937495798王麗芬
(以下影片非經同意不得作為任何商業行為使用)
《藏。拙》馮建洲 楊惠婷-茶器、盛器聯展口述實錄
https://youtu.be/-FCvts89EMo
《藏。拙》馮建洲 楊惠婷桌上風景-茶器、盛器聯展
https://youtu.be/BIEQ6--cAus

熱門關鍵字:

消費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