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實價登錄是政府盼望價格透明,讓民眾買房可以有一個實價依據,不過,現行制度卻也可以成為「作價哄抬的手段」。尤其拿到使照的新成屋,雖然開始進入交屋潮,但卻經常能看到實價登錄揭露筆數不如預期,揭露戶多頗符合銷售業者的「預期銷售價」,等於是「定錨」讓看屋民眾知道價格「殺無可殺」,讓新版實價登錄制度的登場備受期待。
▼新北市汐止區2016年進場邊建邊售的案子,2月拿到使照火速揭露2筆。(截自內政部實價登錄網)
民眾若實際上內政部實價登錄網,多可發現正在銷售的新成屋往往揭露率不高,且容易出現「跳空上漲」詭異價格;豪宅產品則多會先揭露頂樓高價戶,藉以拉高身價,例如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高價買下「松濤苑」,或是藝人周杰倫以天價6.6億元買下「和平大苑」,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一般產品來說,也會有建商利用人頭戶或左手丟右手「作價」,消費者若參考了揭露的高價資訊與並有了認知,即便用8折價去議價,對銷售業者來說,已經達到預期的策略與效果。
也有建商利用「房價打到底」的破盤登錄方式,吸引消費者目光,等到民眾去建案詢問,業者才說「沒有那個價格了」,反而能吸引民眾前去看新成屋,屬於逆向「作價」手法。若不談刻意作價,但正在銷售的建案,卻可能只優先登錄高價戶。
以實價登錄實例來看,新北市汐止區建案「合康雲極」,根據新北市使用執照揭露,今年2月13日取得使照,總興建戶數為400戶,但對照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3月卻馬上揭露2筆實價登錄,一戶單價不含車位,為33.5萬元,另一戶單價扣除車位每坪35.3萬元,而這2戶也是目前社區唯一揭露的2戶。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指出,實價登錄目前揭露速度緩慢,從成交到揭露大約要3個月時間,姑且不談有沒有作價問題,原本實價揭露是美意,但預售屋揭露率極低,交屋後若又持續銷售,業者可能會「選擇性揭露」,將此數據告訴購屋者「殺無可殺」。
他指出,以香港為例,預售屋是交易7天內要實價登錄,而且政府執行預售屋申報管理,台灣在實價登錄方面,只是「有做」,但卻仍落後鄰國許多,反而造就許多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