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解決種電占農地 農委會推新型態光電溫室

客家電視台/ 2018.06.06 00:00

【陳沿佐 徐榮駿 台北】

近來發生不少光電業者,占用優良農地只種電,卻沒有從事農業生產的爭議,農委會鳳山分所用了近兩年的時間試驗,找出綠能結合農業,最搭配的組合,像是青花菜、芥藍等作物,正好適合種在日照較少,溫度較低的光電溫室棚底下,也能讓農地進行最有效的利用。

翠綠的青花椰菜,這是農委會鳳山分所所研發的「台農亞蔬3號」,吃起來口感比一般的花椰菜,還更軟嫩鮮甜,鳳山分所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嘗試在光電溫室底下,栽種這款新品種的青花椰菜,提供光電業者,新型態的農業經營模式。

鳳山分所分所長 陳甘澍:「如果是颱風來的時候,葉菜類都是那個那個菜土菜金,但是如果就是我們這樣的農民來講,就是說如果是在這種光電舍之下,它可以穩定的生產,那業者他也可以從發電那邊,也獲得一部分利益。」

經過多次試驗,鳳山分所最後發現,光電溫室日照偏弱,溫度會再低個3到4度的環境,最適合種植青花菜,芥蘭及菠菜等作物,種植模式稍微調整後,產季至少一年可收成14收。

鳳山分所蔬菜系主任 王三太:「比如說你的茼蒿不能用平常的虎耳種,你要用裂葉的,那就是日本用的春菊,可是不是每一種都可以,那你要試我們必須要試驗出來看,因為你一開花,會有花苞它就變苦,它的品質就不行。」

根據鳳山分所在屏東找來一公頃農地,實際試種的結果,估算出扣掉溫室,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等設備成本後,農民賣電加上農產品的淨利,一年可達142.5萬元,在現在不少種電業者,引發占用農地的爭議的同時,農委會新研發的綠能結合種菜的新模式,也讓農地更有效的利用。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