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60分之26 「2018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孕育綻放登場

大成報/ 2018.05.02 13:46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26年來,結果纍纍的應藝所,是60歲的交大,從鬱鬱蒼蒼的森林中孕育而出的一株奇幻樹種,氣味獨特,令人著迷不已!」在義大利,有電影大師費里尼的天才巨作《8又2分之1》,帶人潛入繁複多變的夢境;在英國,等在國王十字車站的《9又4分之3月台》的麻瓜,夢想搭乘霍格華茲特快列車前往魔法國度;在交大,由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生、畢業生與校友共同策畫的聯展《60分之26》,即日起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彷彿年輪的橫切面,展現的是時間的神秘刻痕與深度。

今日起隆重登的2018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60分之26」,策展團隊是由應藝所的姚欣語、郭采瑀等11位碩一新生所組成,在賴雯淑、林志峰兩位指導老師,以及藝文中心洪惠冠主任與應藝所校友湯景光的協助下,一起為60歲的交大森林勾勒出迷人的景致,也為應藝所這一株奇幻樹種,辦一場盛宴。

此外,開幕茶會將由應藝所的校友談宗藩所精心製作的開幕短片、Engine & Duke(其中Engine賴彥君曾為《光引擎》樂團主唱,獲第25 屆金曲獎)的開幕演唱為大家揭開這迷幻的森林之旅,將交大應藝所的茂密蒼鬱氣息與質地獨特的果實,分享給大家!

█《60分之26》 應藝所創所26週年暨交大60週年校慶
走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本次「60分之26」展覽主視覺,主視覺以年輪為主軸,層層疊出應藝所的歷史厚度,其中紅色色塊呼應2017年應藝所師生聯展的紅彤色的太陽,黃色色塊延伸了2014年《宣言》主視覺的拼貼感與2015年師生展《樂》的黃色奪目設計;然而樹的意象貫穿整個展場,從展台木頭和金屬的異材質拼接象徵應藝所同學來自多元背景,本質相異卻能和諧共存的平衡。右手邊第一件作品是由梁瀚云所創作的《Something Within the Daily Life》這三幅畫是作者新加坡短暫旅行的記錄,在欖仁葉畫上狗、雞蛋花畫上貓、紫檀木果畫上兔,她們象徵了作者在生命中不同時期的轉淚點,如同生命的循環一般。

延著階梯拾級而上,便能一眼望見古詩凡系列作品《Daido》- iDaido 愛。呆逗角色創作與系列商Daido 呆逗。當時間的洪流推動著夢想的步伐,請不要忽略生活中每一個小感動,點滴都是幸福。中間展場懸掛著江坤森《The Secret of Blooming 》—— 綻放的祕密,「所有人的花都美麗地綻放著,除了我之外。我嘗試了許多方法,但都沒有用。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以無字書為主軸,輔以音樂創作及裝置闡述關於心靈之花綻放的祕密。

再往前是王裔毅系列作品《關係》——《灰色關係》、《所有星星都很忙》、《BORDER》,《灰色關係》是關於霧霾與城市的書,與讀者探討城市與我們人類以及動物、自然的關係。當高度城市化逐漸擠壓我們的生活空間,而我們又壓縮著動物的生存空間……最終答案也消逝在這無盡的迷霧之中……。《BORDER》試圖藉由這本手工書打破閱讀的邊界。當閱讀不止於讀文字看插圖,而是讓讀者藉由觸覺和視覺感受作者製作手工書的過程。同時藉由多次創作以及拼貼等復合媒材創作手法探討閱讀的時候所接受到的信息真實與虛幻的曖昧邊界。

前方小房是陳奕穎的系列作品《阿嬤》——《怪物》、《阿嬤的春夏秋冬》,城市崛起,阿嬤院子拆建成了城市變革的必然......而一座座高樓的聳立的背後,隨之消逝還有那些屬於阿嬤那個時代的春夏秋冬。接著是吳睿哲的《Vegan Kitten》,為一直覺性創作的系列,作者使用相同的元素(貓、花瓶與植物)與不同的擺放的方式,所產生的微小的敘事性。入圍二〇一八年葡萄牙插畫雙年展(ILUSTRARTE 2018)。目前同步於葡萄牙Castelo Branco當代文化中心展出。

謝忠霖的《部分自由》-岳(Free the part-Yama),在山間翱翔的鳥兒是連靈長類的智人如我們都稱羨的自由。而受眷養於籠中的鳥兒可以賴床、吃飽、喝足也夠令人羨慕了。「岳」由籠狀山型椅腳與相似鳥的椅座組合而成,或山或籠,也許自由在於選擇。郭家宏《The Light of the Mountain》山之光,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獲獎作品。朝著光的方向前進,是山的去向,也是大地的力量。山之光是盞吊燈,由層層堆疊的環形膠合板所組成,可以隨意轉動調整光線照明的方向。可以照在牆上形成間接光源或照在任何需要光的地方。黃楷峻的《枯山茶水》,枯山水是透過白砂與石組所構成的一種日本庭園形式,常以較不具像的方式呈現,將想像的空間保留給觀者。而與茶具間的互動關係,可說是了解與體現「禪」意義最直接的方式了。

林斯婷《獨立器官》,以「遮掩藝術」的概念出發,探究局部身體如何以「若隱若現」的手法,散發出性感的意味。孫揚淂的《kerf bending chair》,將連續規則不切斷的切口運用在壓克力板材上,使原本剛硬的材料得以彎折,並依憑鋼骨結構,呈現彎曲弧度。陳映儒《Looking Through My Glasses》、《Welcome Home》,以簡易的科學原理,利用光與顏色之間的關係,讓相同的視覺圖像,呈現出不一樣的故事。『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這也是生活中的有所侷限。』我們所見的不一定就是本質,同件事物因觀看的方式不同,而得到不一樣的解讀。

除此之外,這次校友參展的作品還有林婉玉擔任剪輯的紀錄片《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第53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等)、紀柏舟的動畫《光之塔》(獲法國坎城影展、美國學生奧斯卡、美國好萊塢電影獎等)、林欣怡的作品《三島》、《第六十九信》(女性影展獲選紀錄片)。另外開幕當日晚上7:30還有在交大演藝廳演出的《緘默之所》,是應藝所博士生黃于芬入選《國藝會2017新人新視野》的最新舞作。

以上這些校友作品加上十位應屆畢業生的畢業製作,以及碩一同學為校慶所設計的系列文創產品,一起刻劃出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創所26年來曾走過的軌跡。校友、畢業生與在校同學,透過策展、創作表演等活動,一起撿拾這些片段,編織成故事,穿越60年的時空,以《60分之26》藝術盛宴的方式,慶祝交大60年校慶!


█校友作品精選介紹
◆紀柏舟《光之塔》動畫片
獲法國坎城影展、美國學生奧斯卡、美國好萊塢電影獎的紀柏舟《光之塔》2D動畫片,講述遊子追求夢想,父母就像燈塔一樣支持、看望與守護。《光之塔》不僅得到了28項大獎與眾多國際影展肯定,更受到觀眾普遍的喜愛,也成為了學校課程、教堂與基金會的教材,影響了許多下一代,這是一個身為創作者最幸福的回饋。

◆沈余澔《N-S Stool》椅子設計
由三片相同大小之彎曲膠合板組成的椅子,不僅生產、儲存和運送方便,且藉由磁力的連結,它可以快速的拆解與組裝,並且組裝過程不需要用到螺絲、黏膠或者會磨損產品的組件。


◆何庭安《漢字動態專案》
獲2017 金點設計獎的《漢字動態專案》,中文字體無論在文字本身的建構系統與書寫方式,本專案以此作為出發點,開啟一系列將中文字體動態化的實驗,藉由巨量的作品展示,予動態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們參考。

█畢業生作品精選
◆莊于璇《產品散發靈魂本質的外表》
《產品散發靈魂本質的外表》系列透明單椅,將包裝原有的意義重新轉換,讓包裝能夠被「使用」而不是單單的包覆產品、保護產品避免損壞,構成一張能夠乘載重量的椅子。

◆林俐彣《我生活中的日常物件》
以人性與物性之間的轉化為主軸,透過「GIF」、「繪本」、「偽產品」三個系列作品,使用幽默的角色介入產品並轉化功能性,探討對物的想像、擬人及重新詮釋。

█2018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60分之26」展訊
展出日期:2018. 5/3~5/25
展出地點:交通大學藝文空間
展場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10:30-18:30,周末不開放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交通大學圖書館B1
展覽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IAA
洽詢電話:(03)513-1233

█開幕系列活動
◆校友紀錄片播放講座-《三島》、《第六十九信》
時間:5/3(四)15:30pm
地點:交大人社一館 314翻轉教室
主講人:林欣怡 導演|交大應藝所校友、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主任
影片長度:女性影展兩部共65mins,並有映後座談

◆舞蹈表演-《舞蹈空間舞團 X 伊凡.沛瑞茲 X 黃于芬》
表演時間:5/3(四)19:30pm
表演地點:交大學生活動中心2樓演藝廳
參加方式:自由入場
表演介紹:
人生的角色由誰來決定?響譽國際的舞蹈空間舞團,以東、西二位備受矚目編舞家的最新作品,為交大60周年慶生。東西方觀點的交會,男女性別的反差,是當代的青春,也是對未來的寓言。自我身分認同的探討,是科技,也是人性。本次將演出德國海德堡歌劇院藝術總監伊凡‧沛瑞茲(Iván Pérez)編舞的《BECOMING》與交大應藝所博士班黃于芬編舞的2017年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入選作品《緘默之所 / Elephant in the Room》兩齣舞碼。

(圖/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生、畢業生與校友共同策畫的聯展《60分之26》,即日起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彷彿年輪的橫切面,展現的是時間的神秘刻痕與深度。)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