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綜合報導
只要是假日,不管是搭著火車、遊覽車還是自己騎車或開車前來,台鐵平溪支線上的平溪站、菁桐站以及十分站,總是擠滿了遊客熱鬧非凡,雖然這三個車站各有特色,也值得一再探訪,但是對於平溪站與菁桐站之間的嶺腳站,卻是與三個熱門車站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這個車站觀光客甚少為她停下腳步,但是這裡卻是遺世獨立別有洞天。
嶺腳舊名嶺腳寮,據載為清朝乾隆年間興化人林國華所闢建,由於緊鄰姜子寮山南麓,因此以嶺腳為名沿用至今。在日治時代因運礦的平溪線鐵道修築設站。嶺腳站落成營運後,隨之人口也因此移入,雖然不若十分、平溪甚至是菁桐這樣人氣鼎盛,但是此地景色秀麗,開礦致富的永昌煤礦創辦人蔡全選在此興建平溪碩果僅存的兩層磚造洋樓。
▼嶺腳車站就算假日居民出入也不算多,更不用說會有遊客想到這裡走走。(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嶺腳站因煤礦而興盛,在繁榮多年後,伴隨著煤礦停止開採後也隨之沒落,現在當地居民並沒剩下多少,而且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居多,所以當地平常就鮮少人煙,更不用說入夜之後,除了路燈以及左右房屋透出來的燈光外,一切都是這樣的寂靜。
▼雖然嶺腳車站在早期在煤礦產業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不過挺耐人尋味的是1948年的地圖並未標示出來。(翻攝網路)
▼1964年平溪鄉幾個村落已經在地圖上有明顯標誌,其中嶺腳的「腳」字下方的支流為基隆河支流之一。(翻攝網路)
▼1974年的地圖,除了可以看到平溪幾個大家熟悉的地名、車站名外,也可看到嶺腳地名由來姜子寮山的位置。(翻攝網路)
嶺腳站因為到訪的遊客不多,生態保持得還算完整,不時可以看到台灣藍鵲由林梢飛過,天空中則有翱翔的老鷹準備獵食,蛇類與松鼠等小動物也不罕見。每天都會搭著列車來此打掃的廣東籍陸配就說,還曾看過卡在欄杆的山羌,前半部鑽過去了,後半部因為太胖而卡在欄杆上,還好當地雜貨店的老闆跟居民一起努力才讓山羌脫困。她說:「山羌跑掉後,還在比較高的地方回頭望了一下,好像是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彎曲的月台,有著「鐵路微笑灣」的暱稱。除了休假,每天巡迴平溪線清潔的廣東籍陸配就說這是整段平溪線難得的清靜之地。(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未改建前嶺腳站的候車亭與月台樣貌。現今除了月台調整以符合列車高度、木製候車亭改建外,其他的建築依然如舊未有太多變動。(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翻攝)
▼月台上還可看到當年煤礦開採時使用的煤埕。(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嶺腳站邊基隆河畔上,新橋已經是當地對外習慣通道,度過數十寒暑的臺車道舊橋依然保持完好。(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平溪站有平溪老街,嶺腳站也有一條嶺腳老街,只是嶺腳老街知名度不若平溪老街這麼響亮。嶺腳老街不長,街頭一眼就可以看到街尾,長度僅百來公尺而已。短雖短,在這裡漫步卻可感受到當地鄰居雞犬相聞的緊密感。
▼嶺腳老街很短,短到百公尺衝刺十多秒就可以跑完。對照礦業興盛時以往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現在則是如空城般寂靜。(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幾十年的老鄰居,就這樣在家門口對坐聊天。(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到了嶺腳站,也別錯過離車站幾百公尺的蔡家小洋樓。在平溪礦業興盛時,兩層樓洋樓不少,但隨著礦業蕭條終置於停產,這些洋樓拆的拆倒的倒,目前平溪保存還算完好的紅磚洋樓就屬嶺腳這裡的蔡家小洋樓。
蔡家小洋樓興建於1939年,距今已經80年的歷史,起造者為永昌煤礦創辦人蔡全,這裡除了是蔡全全家人的住所外,同時也是永昌煤礦的辦公室。目前蔡家後代並未居住在此,僅僱員對當地環境進行簡單維護而已。
▼隨著洋樓完工植栽的青楓如今已經大樹成蔭。(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