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新住民婚嫁至美濃 撐起農業半邊天
【曾宏智 高雄美濃】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全台新住民人數已超過70萬人,以高雄市美濃區為例,就有超過1千位新住民,在農村組成家庭,這些姐妹們不只以實際的勞動力,撐起了農業半邊天,也成為穩定農村安定的重要力量。
深深一鞠躬,在農民節這天,美濃農會代表,向台下1千多位農民朋友,表達最大感謝,美濃農會表示,這次獲獎的270位農民,都是一時之選,其中從越南嫁到台灣的新住民陳氏貞,17年來,在美濃平原和大家一起努力,也為美濃農業發展貢獻心力。
績優得獎農民 陳氏貞:「因為我們倆夫妻是同心,走下去才有今天,我今天走到領獎非常的高興,很榮幸得到農會的獎。」
美濃區農會總幹事 鍾清輝:「我們這次模範農民的表揚,總共有270個人,其中約有10%,20幾個我們新住民的朋友,拿到模範農民的殊榮,表示我們新住民,不管是在種野蓮或是冬季裡作,尤其種我們的長豇豆、敏豆以及番茄,這些很特殊,需要人工的一個農業的發展,新住民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美濃敏豆種植面積有100公頃,年產值1億元,是秋冬時期台灣最大產區,原本從事水泥工的湛增宏,因為收入不穩定,多年前決定改行,和妻子陳氏貞投入種植敏豆的事業。
美濃農民 陳氏貞:「我也是找到一個不錯的老公,(真的喔!老實話喔!),有有有,老公也是很配合,假如是重的工作幾乎是老公(做),這些東西(採收)幾乎是女人比較多。」
美濃農民 湛增宏:「我就聽我外婆說一句話,那時我外婆80多歲,和我說一句話,阿宏,人飄洋過海來,你要好好照顧人家,這是我外婆和我說的一句話。」
因為對家庭照顧有共識,這對異國聯姻的夫妻,努力克服生活習慣的不同,相較於剛嫁到台灣時的生澀,現在陳氏貞不只會講客家話,連華語都表達流利,陳氏貞表示,17年的台灣生活,靠的是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美濃農民 陳氏貞:「有什麼苦衷我可以跟他溝通,他會通融我,他會說那老婆那我體諒你,看你要做什麼你去做,可是我也滿尊重他,我很尊重他,有時候有什麼事情都會跟老公講。」
美濃農民 湛增宏:「我很感謝她,幫我撐下去,幫我走下去,沒有她沒辦法,又要照顧2個小孩,哪有辦法是不是。」
南洋台灣姐妹會南部辦公室代理主任 楊巧鈴:「(新住民姐妹)在成長過程中,很多的生命經驗,其實是跟美濃的客家人很像的,譬如說我們會很認真的照顧家庭,然後都會祭拜祖先,然後慎終追遠的這些習慣,所以很多姐妹嫁來美濃之後,其實她們對於這個傳統家庭,這個關係的維繫,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
南洋姐妹會表示,少子化與勞動人口的老化,是農村發展農業的一大難題,新住民飄洋過海把他鄉當成家鄉,勇敢投入異國婚姻,也用實際行動,接續著美濃平原的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