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組裝成車.零件生產 我享自行車王國美譽

客家電視台/ 2018.03.15 00:00

【許儷齡 王琬儒 林君蓉 陳彥霖 綜合】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昔有「自行車王國」美譽,許多自行車零組件組裝廠,由客籍企業人士經營,他們在設計上動巧思,將自行車當成畫布,盡情揮灑台灣文化意象,來看台灣自行車王國,如何躍上國際,「騎」出世界榮耀。

裝上車架,單眼閉起確認,每個環節都對得相當精準,經技師縝密組裝,一輛自行車從無到有,約需半天時間。

單車業者工程技師 李誌勝:「假設像這個有異音的話,表示說你的變檔是不順的,所以就表示說,你這個張力值太多,所以再把它轉回來一點,然後去檢查說,完全聲音消除以外,然後再去一齒一齒,去做變檔的動作。」

台灣自行車產業,在組裝成車及零件生產,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桃園中壢出身的徐正能,因愛騎腳踏車,十多年前從教職領域,「騎」進單車產業。

單車業者總經理 徐正能:「我本身就是讀環保的,所以我認為腳踏車應該是一個,不應該是會影響到,我們環境的東西,其實腳踏車的精神,就是環保的精神。」

結合環保材質,在設計發揮巧思,打造台灣味十足的自行車。

單車業者總經理 徐正能:「車架上不是只有圖樣而已,應該也有文化等元素在內,一開始我就設定,文化不一定只有台灣文化,所以台灣的,客家有客家花布,還有五月雪的桐花,也還有原住民的,魯凱族的百步蛇,與外面看到的車不太一樣。」

中華民國自行車協會祕書長 李開志:「現在全球一些職業車隊,他們在用的這些零件,也都是我們台灣代工的,所以我們在台灣的,自行車的製造業,也是全球的自行車的製造王國。」

這個叫車頭環組,其實它是傳動的一部分。

專門生產零組件的李清彰,回憶1970年代,當時每年可出口上百萬套車頭環,可說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全盛時期。

單車零組件公司董事長 李清彰:「景氣最高潮可能約在90年(代)前,台灣整個自行車界,整個出口量占的比例非常地高,自從大陸開放以後,製造的方向不大一樣,大量的單子我們做輸大陸,我們台灣做的精緻,精密度很高的零件。」

李清彰近年也研發,自行車智慧方向燈組,讓車手更能掌握小細節。

單車零組件公司董事長 李清彰:「我們大甲,台中,以及彰化縣溪湖,都是自行車聚落,許多零件廠都集中在此,河洛話形容為自行車巢。」

產業集中,創造獨特,台灣自行車產業,在近年越趨激烈的競爭下,保有一席之地。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