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動不動就爆發親子衝突?學會這樣溝通不讓關係惡化!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野人文化 2018.03.09 15:30

教養應用題:我都能聽鄰居嘮叨半天,為什麼對孩子卻毫無耐心?

淑君今天很倒楣,為了抓一筆帳搞到快八點才回家,而且人才踏進社區,就碰上管委會的陳太太抓著她一直嘮叨想撤換保全的事。淑君其實已經累得半死了,而且中午只吃了一點東西,現在人更是餓得發暈,但她還是耐著性子聽陳太太說個不停,不時還要微笑應答、點頭稱是。幸好隔壁棟有人要詢問管委會一些事,才讓淑君得以脫困離開。

淑君一進家門,才歪倒在沙發上想休息一下,念小五的兒子就哭喪著臉過來對她抱怨:「媽媽!我數學不會啦!姐姐也不教我,妳現在就趕快來教我啦!」

淑君皺著眉沒好氣地問:「你姐呢?」兒子噘著嘴回答:「她一吃完飯就去睡覺了,還要妳十二點叫她起來,她說要念書啦!」說完又把數學習作往淑君身上推:「唉喲! 妳快點告訴我這個怎麼算啦!什麼鬼題目嘛?這麼難都看不懂……」

淑君又累又餓又暈,被兒子的推拉、叫嚷搞得火氣全上來了:「陳浩林,你不好好上課,現在才來說不?!你的功課關我什麼事?你不會算就不要寫啦!」

兒子被媽媽訓斥得委屈莫名,立刻也大聲辯解:「我不會又不是沒好好上課,這麼難誰會啊?哪有妳這種媽媽,不教人就算了還亂罵人!」於是,一齣親子互嗆的戲碼又開始了……

這晚睡前,淑君很是懊悔,她氣餒地跟加班回來的先生說:「我連那煩人的陳太太都能聽她嘮叨半天,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卻這麼沒耐心?」她嘆了一口氣,又自責地說:「尤其浩浩根本也沒幹嘛,不就是要我教他功課? 他也是想趕快把功課做好,卻被我莫名其妙罵了一頓……天啊!我是哪根筋有問題啊?」

回到家裡的這對母子,一個工作整天又累又餓、一個數學不會又惱又煩,兩個人的嬰兒自我都非常大,都只想到自己而顧不了別人的情緒感受;然而,如果有一方願意多給對方一些同理和接納,一切可能都會不一樣了……

淑君又累又餓又暈,被兒子的推拉、叫嚷搞到火氣全上來了:「陳浩林,你不好好上課,現在才來說不懂?!你的功課關我什麼事?你不會算就不要寫啦!」

兒子看到媽媽一邊罵人還一邊揉著頭、捂著胃的難受模樣,嘆了口氣說:「好啦,媽媽妳先休息一下……飯桌上有替妳留的炒飯和湯,妳先吃點東西,覺得不累了再來教我數學。」

淑君聽到兒子體貼的回答,心裡就像通過一股暖流,將身體的疲累一掃而空,語氣也立刻和緩了起來:「浩浩,你乖……讓媽媽先吃點東西,然後我就來教你。」

浩浩聽了臉上也浮起笑容,語帶輕鬆地回答:「好,那我先去做別的功課囉!」

呵呵,原本針鋒相對的兩個嬰兒自我小惡魔,瞬間都變成了小天使,母子間的互動也變得貼心而親密……而造成這種神奇轉變的原因,不過就是一句體貼的話語罷了!

因此,要讓小惡魔的嬰兒自我迅速回復到小天使狀態,就要能夠同理、接納對方的狀況,並做出體貼對方的動作及回應。(如何同理、接納孩子,請參考197∼232頁) 只是像上述這樣的互動,必須仰賴一個孩子能在自己的嬰兒自我很強大的情況下,還可以同理、接納媽媽的負面情緒與反應,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以下的美好結局,才是比較可能發生的:

淑君一進門,才歪倒在沙發上想休息一下,念小五的兒子就哭喪著臉過來抱怨:「媽媽!我數學不會啦!姐姐也不教我,妳現在就趕快來教我啦!」淑君仰著頭問:「你姐呢?」順便拉著兒子的手讓他靠在自己身邊。兒子噘著嘴回答:「她一吃完飯就去睡覺了,還叫妳十二點要叫她起來,她說要念書啦!」

淑君摸摸兒子的頭說:「你們都好乖啊!一個會自己寫功課、一個會半夜起來開夜車,媽媽好開心喔!」

兒子聽了,原本掛在臉上的煩躁慢慢散去:「媽媽,那妳趕快來教我數學啦!這一大題好難喔!我都看不懂……」

淑君看著兒子並輕拍他的臉說:「是嗎? 還有我兒子看不懂的數學啊? 那一定好難好難呢……」然後她又誇張地擺出一副頭痛的表情說:「那這麼傷腦筋的事,是不是可以等我吃完飯再來做?我現在可是快要餓昏了呢!」

兒子笑著點點頭,並從沙發上一躍而起:「媽媽,飯桌上有留給妳的炒飯和湯……那我先去寫別的功課,妳等下吃飽再來教我數學喔!」

這樣的雙贏結局為什麼比較可能發生?因為同理、接納的功夫,我們大人畢竟還是比孩子更有能力去做,所以在親子互動產生對立與衝突時,父母有責任要比孩子多發揮一些自制力,去做對的事。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同理與接納,並給予讚賞和肯定!》

所以,淑君在兒子拿著數學習作向她抱怨時,自己雖然也又累又煩,但是為了不讓親子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她馬上就把兒子拉靠到身邊坐下,透過正面的肢體動作及身體的溫柔接觸(拉拉兒子的手、摸摸他的頭、輕拍他的臉),來緩和彼此可能的對立,營造溫馨對話的氛圍。

同時,在親子交談過程中,也要多給予孩子行為的肯定(會乖乖寫功課)及讚賞(很少有不會的數學),一旦孩子感受到媽媽的同理與接納(數學不會覺得好煩),就能很快紓解原本的負面情緒,讓他的嬰兒自我回復到小天使狀態,而能體諒媽媽的狀況(肚子餓了想先吃飯)並願意體貼配合了(先去寫別的功課)。

這是多麼美好的良性互動!而整個過程需要花費父母多久時間?應該不用5分鐘吧!然而,有太多的父母以為這樣做必定耗時費事,而情願用權威來壓制和解決問題,反而促使親子雙方的嬰兒自我都變得更強大。

父母甚至還認定,這樣惡性循環的互動是必要的教養手段:

「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他這種惡劣的態度是不對的!」

「讓他繼續對我這樣無禮的話,以後我還管得了他嗎!」

「到底我是他爸還是他是我爸啊?這小子簡直造反了!」

這樣的思維,不正是父母的嬰兒自我意欲掌控一切的任性想法?結果只是讓問題越演越烈,搞砸了家人間原本可有的溫馨互動,處理起來更是費時費事,也更拉遠了親子間的距離。

因此,當親子雙方的嬰兒自我相互衝撞時,父母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處理步驟:

(1)父母要立刻覺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惡劣,自己也感到火冒三丈。

(2)馬上停止與孩子對立、互相挑釁。

(3)立即運用肢體及語言做出同理、接納、肯定孩子的動作。

千萬別等到自己的嬰兒自我被孩子的嬰兒自我挑釁得難以控制,後果就很難收拾了!

在合理範圍內,讓孩子的嬰兒自我透透氣

為人父母首先要有所體悟:回到家裡的自己和孩子,都是處於嬰兒自我想要放鬆、需要充電的狀態,不喜歡被煩擾及限制,因此,只要不是太誇張的要求和行徑,父母都應該允許孩子回家之後可以先自在、隨興地放鬆一下,讓孩子的嬰兒自我保持在小天使的狀態。

建議父母,無論是自己回到家裡、或是在家中迎接孩子歸來時,當你預期要面對孩子前,請先告訴自己:我不必在乎孩子嬰兒自我的任性行為,因為只要採用正確的方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我就能降伏這個小惡魔!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一走進家門,永遠先以微笑代替黑臉》

在看見孩子的那一刻,父母可以用熱情的擁抱或溫柔的拍撫,加上絕對不能少的笑臉先來個親子「相見歡」,讓孩子知道:父母看到他真是開心啊!

萬一自己當天很累或心情很差,實在無力關照到孩子的嬰兒自我,則請至少努力擠出一個微笑,再誠實地告訴孩子:「我累了,請先不要打擾我!讓我休息一下,謝謝你!」

父母要先做示範讓孩子知道,當心情不好回到家時,都應該先以微笑代替黑臉,並主動溫和地掛出「請勿打擾」的牌子,再靜靜去一旁自行紓壓,不要將自身的情緒垃圾隨意地傾倒在其他家人身上。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先給孩子一小段放鬆時間,做想做的事》

父母也要和孩子討論,他回家後可以先做些什麼?盡量讓孩子能隨心所欲放鬆一下,一般來說只要給予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紓壓時間,孩子的嬰兒自我就能恢復到讓父母可以忍受、甚至覺得可愛的地步了。接下來,父母若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相信孩子一定會願意配合。

嬰兒自我搗亂時,絕不是管教的好時機

X當孩子做錯事時,要在第一時間糾正管教!

O除非是嬰幼兒或危險行為,不然都要等孩子的嬰兒自我恢復平靜再講道理!

每個人在與他人協調、溝通時,若對方正處於嬰兒自我的狀態,就不是一個適合對話、互動的時機。因為此時我們面對的並不是一個講理、明智的成人,而是一個無理、偏執的嬰兒,就像秀才遇到兵一樣,有理說不清。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因為對方嬰兒自我的胡攪蠻纏,把我們的嬰兒自我也勾引出來,結果變成兩個好好的人在「狗咬狗」。也因此,父母必須了解,當孩子受到小惡魔的嬰兒自我控制時,就絕對不是執行教養責任的適當時機!

本文出自野人文化《STEP高效能父母學》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1/5696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