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戊戌狗年寓意 東西方史料記載豐富

客家電視台/ 2018.02.16 00:00

【廖期錚 范綱儀 台北】

今年是戊戌年,同時也是狗年,講到這種跟人類很親近的動物,鄉親可能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忠心,其實在西方歷史上,狗就是忠誠的象徵,而在中國、甚至是台灣,史書上也有不少,跟狗相關的記載,當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

平埔族原住民牽著台灣土狗,這幅畫,講的是康熙晚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進奉獵狗,給皇帝的故事,也是台灣土狗,首度見於清史的記載。

藝術史學者 邱建一:「奏摺裡面,上面寫說臣試過了,這個此物,就是這個狗呢!能夠拿鹿(打獵),康熙皇帝給他一個御批,朱筆御批,上面先寫兩個字,無用就是沒用,然後後這個,康熙繼續往下寫,就是說不及京裡好狗。」

狗除了是打獵的好夥伴,在唐代,則有著將狗作為玩伴的記錄,而在更早的秦代「睡虎地秦簡」中,當中有提到「狗」、「犬」的用字時,就已經是用來紀年的動物之一。

藝術史學者 邱建一:「我們現在的狗年,不是排名第11嗎?對不對!其實在睡虎地秦簡裡面,狗也是排第11,什麼老鼠、什麼豬 ,這個排序的話,其實跟這個(現在)不太一樣。」

而在西方歷史中,就更不乏狗的記載,甚至還經常出現在名家畫作中,當成一種「忠誠」的象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畫家凡艾克「阿諾菲尼的婚禮」,畫作中結婚新人中間,就有這麼一隻小狗,守護著兩人堅貞的誓約。

藝術史學者 邱建一:「因為狗代表叫忠實,忠實,但是問題是,如果畫家畫的一隻狗,一樣畫一隻狗,但是那隻狗睡著了,那代表什麼,代表不忠實。」

舉凡古今中外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狗類的記錄以及藝術作品,也顯見這種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實至名歸。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