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防寒「暖暖包」用對了嗎?擺對這些位置效果加倍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出色文化 2018.01.15 07:30

【善用體寒者的好朋友—暖暖包!】

暖暖包是最受歡迎的保暖小道具之一,體寒怕冷的人應該都離不了它吧? 事實上,只要留意暖暖包的擺放位置,就可讓保暖效果大幅提升。

比方說,熱具有左右對稱傳播的特性,只要將暖暖包交叉擺放,就可更有效率地將熱能補充給身體中心,不一會兒, 全身都會暖呼呼的。

此外,肌肉量多的大腿、大動脈經過的鼠蹊部,以及防止寒氣入侵的穴位等,只要把暖暖包放在這些重點部位,短時間內就能讓身體溫暖。不過,貼式暖暖包可能因久坐或在睡時使用,使皮膚受熱太久,造成低溫燙傷,請務必小心。

【祛寒原理】

■熱的傳播採左右對稱形式,善用此特點,讓暖暖包發揮更大效率。

■把暖暖包放在鼠蹊部,可溫暖流向腳尖的「鼠蹊動脈」血液,改善腳的冰冷。

■將暖暖包貼在能讓身體溫暖的穴位上。

【一般暖暖包使用方式】

坐著辦公時讓暖暖包呈V 字擺放,穿著短褲就交叉擺放,保暖效果更佳。

貼著鼠蹊部呈V字擺放:讓暖暖包貼著鼠蹊部呈V字擺放,可讓流往腳尖、通過鼠蹊動脈的血液溫暖起來,連腳趾都暖呼呼的,如果只有1片暖暖包就左右輪流擺放。

以右前左後或左前右後的方式擺放:將2片暖暖包分別放進左後和右前的口袋裡,覺得有點熱了就交換,改放左前和右後。由於左側暖暖包的熱會傳播到右側,可更有效率地溫暖身體。

【貼式暖暖包使用方式】

溫熱把能量送至全身的「氣海穴」,以及提高消化機能、幫助產生熱能的「中脘穴」。

貼在下腹部:肚臍和恥骨中間有個「氣海穴」,氣海穴背面、骨盆後面的仙骨附近也有很多穴位,請把暖暖包貼在這兩處。

貼在胃的地方:心窩和肚臍中間、胃正上方有個「中脘穴」,把暖暖包貼在它的上面及背面。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請隔著衣服貼。

本文出自出色文化《祛寒治百病》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650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