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免疫療法奏效 晚期肺癌腫瘤成功縮小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8.01.09 10:00

一位50多歲的男子因長期咳嗽不止而就醫,確診罹患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由於沒有基因突變不適用標靶治療,經化療也宣告失敗,後來經醫師建議後使用免疫療法,先進行PD-L1檢測表現量高達95%,適合使用免疫療法,經過每三周施打一次已完成3個療程,原來3公分多腫瘤已明顯縮小,病況控制良好。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近十年來肺癌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80~85%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手術切除腫瘤,近年雖有標靶藥物可供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但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仍高達近5成,這些患者過去只能選擇化療,效果有限,且超過半數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嚴重副作用,難以撐過化療期間的不適。

現在國內已通過免疫抗癌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適應症,臨床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10.3個月,相較於化療可降低50%的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半年整體存活率提高至80.2%,整體藥物反應率45%,一年半整體存活率仍有6成以上,不只治療有成效,還能延長患者存活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是免疫療法最知名的例子,他原本罹患黑色素癌,後來轉移至腦部,使用免疫藥物後,腦部腫瘤竟然消失。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是免疫療法最知名的例子,他原本罹患黑色素癌,後來轉移至腦部,使用免疫藥物後,腦部腫瘤竟然消失。

易發生腦轉移 存活率有差距

王金洲醫師表示,由於腦部血管具有自我保護的屏障作用,會阻擋藥物進入血液中,過去使用化療藥物效果都不彰,隨著罹癌時間愈久,腦轉移機率會從25%提升至50%現在免疫藥物突破腦部血管屏障的困境,腦轉移的治療效果提升許多,對控制病況效果顯著。

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是免疫療法最知名的例子,他原本罹患黑色素癌,後來轉移至腦部,使用免疫藥物後,腦部腫瘤竟然消失,免疫療法是藉由喚醒免疫系統,所以一旦有效會持續很久。這就是免疫療法與化療、標靶藥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免疫藥物因為與免疫力相關,所以充滿令人驚喜的希望。其中,免疫藥物治療肺癌的成效佳,未來可望扭轉肺癌死亡率。

PD-L1測表現量 可預估免疫藥物效果

王金洲醫師說明,使用免疫治療建議先檢測癌細胞上的PD-L1表現量,作為選擇免疫藥物的臨床依據,不過臨床上觀察, PD-L1表現量呈現動態變化,需要再多檢測觀察。

免疫藥物仍有其副作用,大約有5~10%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咳嗽、皮疹、腸子發炎等副作用,但相較於化療副作用比例為5~6成,比例算低,不過還是需要注意。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5641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