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高雄國中小音樂班學子參觀衛武營

民生@報/文/陳小凌 2017.12.29 17:11

文化部楊子葆次長與音樂班學生體驗衛武營。文化部提供。

20位高雄市國中小音樂班的學生們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參觀,並擔任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的試行先鋒,現場瞭解音樂廳絕佳的聲響設計與效果,並透過現場的聲學解說與三重奏示範,深化音樂教育。

 

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表示,衛武營是臺灣最大的藝文場館,不僅可帶來世界級的演出,更期許衛武營能站在教育的前端,化身成為古典音樂的重要領航員,經由生動的場館導覽設計,讓孩子們透過親身體驗及切身感受,增加對於音樂科學的認識,啟發想像,鼓勵音樂之美進入生活。


文化部提供。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於明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室內四廳院設計及功能各具特色,為逐步讓南部觀眾認識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特於今日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合作,邀請20位高雄市國中小音樂班學生前往參觀。文化部次長楊子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尹立及教育局代表也在現場。

 

來自高雄市信義國小、鹽埕國小、鳳山國小等10間國中小,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準藝術總監簡文彬引領進入參觀,除了擁有2,000席的大型音樂廳,孩子們也觀賞了以活潑不對稱的鞋盒型設計、專為小型表演使用的470席表演廳。

 

簡文彬希望衛武營能成為每個小音樂家最喜歡造訪的地方,除了在這裡欣賞來自國內外的精采表演節目外,將來也要在這裡獨當一面演出,和衛武營一起,朝著邁向世界舞臺努力。

 

文化部提供。

國內管風琴家,同時也是衛武營籌備處管風琴委員會召集人的劉信宏老師,現場對聲學、樂曲及管風琴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了示範音樂廳完美聲響,特邀小提琴家張群、陳人瑋及中提琴家富澤直子現場演奏,並展示舞臺上方的反響板如何依演出型態的不同,透過不同的升降高度與角度,讓現場聆聽經驗更趨完美。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打造,宛如音波海浪般的流線型屋頂吸引國內外目光。建築體內依不同表演規格打造歌劇院、戲劇院、音樂廳、表演廳四座室內場地。

 

四個室內場地中最受矚目的就是臺灣第一座採「葡萄園」式觀眾席設計的音樂廳,廳內的管風琴由德國百年歷史管風琴製造廠Johannes Klais Orgelbau承製,其9,085支管風琴為亞洲專業表演場館中規模最大。採葡萄園式的音樂廳設計,使聽眾離舞臺更近,親炙表演者現場魅力,其貌似葡萄園型態的階梯型區塊由矮牆分隔,縮短聲響反射距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