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為了家庭和諧,老當「提款機大哥」?專家帶你破解忍讓陋習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采實文化 2017.12.21 09:00

品冠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爺爺奶奶生了五個小孩,其中只有品冠的爸爸(是長子也是長孫)和叔叔兩個男生,其他姑姑長大後便陸續出嫁。品冠的爸爸遺傳到爺爺的勤儉、認真,很早就離鄉到臺北打拚,成家立業之後,有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庭。但是品冠的叔叔,從小就好大喜功,一心想賺大錢、做頭家,創業數次,最後都賠錢收場。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澆熄叔叔的發財夢。

約在品冠青春期,叔叔又從朋友那打聽到一個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叔叔身上沒錢,只好轉頭向品冠的爸媽尋求資金。品冠的爺爺奶奶年邁、身上也沒有積蓄,都是靠大兒子奉養,才能有安穩的老年生活。儘管知道小兒子有許多不良紀錄,他們也希望小兒子能儘快像哥哥一樣結婚生子。因此,他們代為開口向大兒子借錢,希望他這個做哥哥的可以幫弟弟一把。

其實,品冠爸爸已經不只一次借錢給弟弟做生意,每一次都慘賠,先前的錢也拿不回來。品冠爸爸不甘心,為何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一再地送給別人揮霍,自己卻得節儉度日,也沒辦法給孩子優渥的生活環境。因此,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不管爸媽怎麼哀求,他不再幫這個不成材的弟弟。而那些拒絕的話,聽在爸媽耳裡非常刺耳,覺得做大哥的怎麼可以棄自己的家人不顧,兩老斥責、辱罵他沒有擔當、沒有做弟弟的榜樣,甚至賭氣離家,到出嫁的女兒家借住。

這件事情傳開之後,品冠爸爸背負莫大的壓力,說他不孝、愛計較的話語,不絕於耳。到最後,品冠爸爸罹患憂鬱症,幾年後,一人離家出走,至今生死未卜。品冠曾告訴朋友:「每次在路上遇見流浪漢,我都會多看兩眼。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見到他(爸爸)。」

為了家族的和諧共榮,父母不分是非的要大兒子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弟弟,結果造成兄弟間巨大的裂痕,也讓大兒子的下一代還沒成年就失去父親。這件事成了品冠心中很大的陰影,讓他難以對人產生信任感,對很多事情都抱持著負面想法,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地找回自我。對他來說,家族這個概念,太沉重,也太沉痛。

透過這兩個故事,我想和大家談一談文化這個部分。

人是活在團體中的,談心理界限就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因素。特別是東方社會,以農業經濟為主,而家族又是整個農業活動的核心單位。因此,家族的團結、和諧、興盛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些約定成俗的信念與習慣,便漸漸地形成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像是多子多孫,多福氣、家和萬事興、家醜不外揚等,一套獨特的思考模式與生活準則,規定著家庭成員彼此的權利義務,彼此都熟悉哪些行為是合適的、被鼓勵的,哪些則是被禁止的。目的是讓整個社會,可以用最穩定且有效率的方式運行著,以維繫家族的延續。

這些想法和做法並非一定是落後的,放在當時的環境是必然的手段和策略。只是比較麻煩的是,現代人的生活早已脫離了農業型態、進入網路世代,早已不需要這麼多人力、居住空間的安排,也不若農村生活緊密,許多事情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運作。但是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傳統和習俗,並不是說改就能馬上調整。因而,造就了許多家庭紛爭以及個人痛苦。特別是以下這兩個觀念,常常讓人在面臨家族問題時,感到非常的棘手、難解。

1.重視家族團體

家族的團結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家族內有人「胳臂向外彎」,必定會遭致極大的撻伐與排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一家人,就必須「榮辱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對不能置身於事外。只要是有關家族的事情,無論結果好壞,所有人都要一起承擔。

因此,清楚的「心理界限」在東方文化是不存在的。甚至是被壓抑、禁止的,如

果家族成員太過強調個人需要,將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為了控制每位成員對家族的忠誠度,家族會把同一個姓氏的所有男性子孫和其配偶,以及他們一起共同養育的孩子,全部集結起來,一起過著「同居共財」的團體生活。

這種單一經濟體,有三個特色:所有的勞力收入皆歸公庫、每個人的必要開銷也從公庫支出、累積起來的財富是大家共同享有,成為家產。就像我們故事中提到的品冠爸爸,賺的錢不能自己花用,必須奉養父母還要提攜兄弟;而明倫則是賣了房子,錢卻不能放到自己的口袋。

當一個人失去經濟自主權,他在人格與自我意識必定得依附團體,依據團體的喜好來決定個人的行為,大家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讓家族更強大,不能考慮個人的喜好。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能唯唯諾諾、聽命行事。加上我們長久以來重視家族團結的習慣,會讓許多人不敢有太清楚的自我界限,害怕承擔不孝、自私的罪名。

可是放到現代人的生活,這樣的思維模式卻會扼殺一個人的創意與自主性。當小孩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考慮爸媽會不會答應,他就把一部分的生活掌控權交託出去。因此東方社會中,媽寶的比率特別高。

2.強調家族和諧

再者,要一群人從早到晚緊密生活,彼此之間一定會有摩擦。對家族來說,關係間的紛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會破壞家族的和諧,造成不必要的分裂。因此,我們非常推崇「忍讓」這個美德。

特別是女性常常扮演家族溝通的橋梁,她能不能把這個角色扮演好,就看她符不符合「溫、良、恭、儉、讓」五大特質。只要她能恪守這些原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並非難事,也能一起成就整個家族的名譽。

也就是說,和諧,是家族運作不可違抗的天條,任何人只要有過激的行為,就有可能導致親屬間的不合,而長久、嚴重的紛爭會讓分家的問題提前來臨。站在長輩的角度,分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大家族」的運作就會分崩離析,並讓他們喪失了家族中的權威地位。所以老人家會努力去除任何會造成分家的危險因素,堅守著能不分家、就不分家的理念。

於是,「忍讓」和「犧牲」成為人人必要的修煉,衝突變成可怕的詛咒,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不分家,看似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在這樣的體制下,情緒壓抑久了,往往只會造成更大的悲劇,就像品冠的父親便是家族主義的犧牲品。

對照我個人的教學經驗,亦是如此。許多學員之所以無法堅持個人的界限,來自於他太害怕與人有衝突。對他來說,從小家裡就被教導著不能吵架,大家應該相互友愛,不應該太過算計、自我,以至於他遲遲無法學會什麼是有建設的爭執,該如何透過衝突達成共識。

提款機大哥的迷思

不論是明倫或品冠的父親,除了背景性的文化因素之外,回到個人身上,他們經常囿於以下這些觀念,使得他們即使意識到眼前的情況和自己的想像有所落差,仍然不敢發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能被動地忍耐不合理的對待。

1.設立界限會讓人覺得我在生氣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覺得如果把話說得太清楚,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冷漠、無情、不開心、斤斤計較,所以他們寧願模模糊糊、含糊其詞,也不願意把醜話說在前頭,談清楚彼此能接受的條件。因此,像是婚前協議書、合作契約等,都會讓他們覺得太不近人情。

只有在面對不喜歡的人、或是自己不高興了的時候,才需要這麼做。他們寧可活在虛妄的想像,用「以為」麻痺自己的戒心,也不願意把問題攤開來。

正因為他們太把焦點放在現在對方舒不舒服,而無法把眼光放長遠,去理解為了避免日後糾紛,一開始先就事論事,少一點溫暖、多一點理性,把可能造成誤會的部分理明白,而這才是真正珍惜關係的表現,互動才有可能長久。

特別在華人文化,這類「和稀泥」的情況格外嚴重。也因此,就有人將不正視現

實問題,總是用合理化的方式進行自我安慰、解嘲,稱之為「阿Q精神」或「鴕鳥心態」。暗指一個人眼睜睜地看著問題持續惡化下去,也不肯積極處理。

2.設立界限,別人以後也不會幫我

人是群體的動物,需要靠彼此的支持與協助,才能運行這麼龐大的社會系統。然而,正因為關係如此緊密,得藉由不同的規定與協議,讓大家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因此,溝通之後,發現彼此的想法有了落差,及早煞車,避免最後期待愈大,失望愈重,關係反而能好聚好散。

對心理界限不清的人來說,要做到這般沉著冷靜是有難度的。他們很容易把「拒絕」等同於「排斥」,並且擔心自己婉拒對方的要求,將來有一天換做自己有需要,別人也會給自己吃閉門羹。

因此,他們常常把「互相」(臺語)掛在嘴邊。表面上是互惠,覺得世界應該多一點溫暖、熱情,但是骨子裡卻默默地計算別人回報了多少?惦記著上次自己怎麼對待對方,對方怎麼可以翻臉不認人!

事實上,當他們勉強自己配合對方的要求時,他們的內心已經失衡了,於是他們會將期待放在未來,希望某一天能兌現。卻忘了,人常常只記得自己對別人的好,不記得自己造成別人的傷。

有可能他們做了某些事情讓對方不開心,而選擇遠離他們,他們心中的天秤突然崩壞,覺得自己被背叛或好心沒有好報,從此變得非常的憤世嫉俗,或困在受害者的位置,寧可怨天尤人,也不願意做出改變。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讀過一句話:「一個人唯有能允許自己拒絕別人,他才能夠真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拒絕。」心理界限清楚了,你才不會因為害怕,而去兌現無法支付的協助。同時也能明白別人對自己的拒絕,不代表他不喜歡你,或認為你有問題,很可能只是單純有現實上的困難。

害怕自己沒價值

其實像明倫和品冠這類的家族糾紛,幾乎每天在你我身邊上演,因為不敢聲張自己的權益,忍氣吞聲,只求以和為貴。

然而,事過境遷,每個人的認知又不同,等真要做改變的時候,所有的愛恨情仇一湧而上,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退讓,才會使得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新聞,屢見不爽。

一旦我們的心理界限不明確,很容易就會被對方的一兩句話,調包了真正重要的問題。一如,孝不孝順與財務清不清楚,是兩碼子事,心理界限不清的人,因為太想要顧全大局,而被模糊了焦點。

而他們之所以難以堅定立場,總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而動搖了自己的意志,來自於生活在群體之中,所受到的肯定與關愛大多是不足夠,很多時候個人的需要是被淡化、貶低的,一切都得先考量大家的福祉。

也因此,他人的意見變得格外地重要,如果沒有得到認同、支持,彷彿自己就沒有任何的價值。一生都不停地追求外界的認可。尤其父母的一句勉勵或讚許,是許多人心底最深的盼望。

然而,心理界限清楚的人知道,無論你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此,真正的承擔包含著被誤解的風險。

以明倫為例,他若真想要孝順母親,應該把這筆錢回歸到自己的名下,好好地存起來,等到母親真的有需要,才有餘力幫忙。否則,他完全照旁人的話做,誰也不敢保證哥哥會不會私下挪用,屆時錢沒拿到,沒能力供養母親的遺棄臭名也揹上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若他能把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放在會得到他人什麼樣的反應之前,他才能在即使不被諒解的狀況下,依然選擇做適合自己的決定。

換言之,心理界限的確立也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人情交往中,掌握好每一個行動背後的核心目標,清楚自己的方向,這樣就不容易亂了頭緒,跟著人云亦云,讓自己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中。

回到你身上,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段關係中,必須透過他人的肯定或存在,才能建立自我的價值,並且經常壓抑自己的需要,以符合對方的期待,或是總害怕自己會成為不合群的人,那麼,是時候該停下你的腳步,好好地檢視自己的界限是否太過模糊與糾結?你的體貼與善良,應該留給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心理界線》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5/5625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