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

yam蕃薯藤新聞/時報文化 提供 2017.12.13 11:54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時報出版提供

 

胃是愛的器官,藏著遊子深沉又難以述說的愛。

 

我第一次包水餃是在高中時。當時,我只會把餡放在皮的正中間,皮緣四方往裡相會,捲啊捲地黏起來。下水煮過,勉強安慰自己,可說像是沒打摺但打圈圈的包子。家人說,整鍋水餃就我的最飽滿,讓我頗得意。

 

第二次是剛來美國念書時。為了怕出醜,包之前特別找食譜書來看,但還是不太爭氣。朋友借了個模型給我,我邊嫌人家小看我,邊冒冷汗,原來大家都知我手拙。幸好日本室友出手,助我捧出一盤有模有樣的成果。 

 

之後因愛吃,包了好幾回,形狀仍是私人特色,直到上網找短片學,才改進不少。包完自豪地拍水餃照片獻寶。意外的是,那張相片幫我賺進第一筆食物攝影收入。雖如此,我包的水餃依舊最好認,往往朋友只要看一眼,嘴角便釋出同情的微笑。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時報出版提供

 

隨年齡增長,對食物的口味喜好改變甚多,臺灣小吃已非我掛念,唯獨水餃始終是最愛。因為我記得,當時全家圍著圓桌邊包、邊煮、邊吃、邊聊天的情景,那是無需照片來提醒的溫暖記憶。所以,我的水餃不須像元寶,只要像明月─餐桌上的故鄉明月。 

 

我多在冬初或春末回臺灣探親,免得突來的大雪導致班機誤點。二○一五年第一次在冬末回去,過了自上個世紀出國念書後的第一個農曆年,也在同年失去了父親和三位近親。

 

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離世,彼時的失去量不出深淺,因為上頭有父母親扛住大半,他們宛如柔光布柔和了刺眼和黑暗。待你必須站在第一線的那天,直接面對與處理這樣的無奈,黑暗便毫無阻無撓地全面進攻,於是一夕之間,你感到心老了很多很多。如果長大不用年齡來衡量,我說那是長大的第一天。村上春樹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現在回想依然想不通那是怎樣的一年。死亡不讓人特別悲傷,卻使人感到空虛。先是你迷人之處、你的信念、你的幽默,有關支撐你的種種,都在瞬間掉到黑洞裡。然後你想到,從今再也看不到他們了,回家幫你開門的人少了一個,吃飯聚會的人少了幾個。那種早早已懂,卻仍會偶爾突襲的領悟,最是失落。

 

這幾年發生的種種讓我認真想,鄉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失去的歷史同時也是愛的歷史?為什麼我從未想看兒時住過的地方?街上的華文路名怎會讓我在迷路時感到陌生?我在美國搬過八次家,每個家於我的意義何在?趁永晝,到離北極只有一千多公里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工作的菲律賓女孩和日本餐館老闆,是怎麼瞇著眼跟我說她們的故鄉?我愛麵食可是源自幼時大人為我捲麵待涼的溫柔?我在挪威羅浮敦群島(Lofoten)的海鮮店看到一本當地主廚寫的食譜書,書腰剪裁是那兒群山的輪廓;若是我的書,那情感綿延的線條在哪裡?

 

每個人都有他心中的故事,那多是有鄉情調味。

 

 

本文節錄自【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一書

 

 

 

作者 | 沈倩如

臺南人,在美國留學後就業定居,現為當地專業攝影師。擅長以自然光來鋪陳食物故事:透過光影的細微變化、場景的創作、顏色的安排和氛圍的傳遞,引導觀者欣賞影像的細節。日常因緣際會,生活走走繞繞,卻始終在寫作打轉,惟現今多透過鏡頭來敘述。

熱門關鍵字:

好書推薦 食物 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