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發展智慧城市 殺出「空污」程咬金

好房News/ 2017.12.03 20:06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台灣發展智慧城市是未來的趨勢,包括智慧環境、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經濟、智慧生活、智慧安防等6大面向。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空氣汙染等「城市病」,人與大數據將為解決都市問題的關鍵,而為建構出智慧城市,除了整合大數據資源,更有賴民眾參與及公私部門的協力,以將智慧城市效益最大化。

▼發展智慧城市其中一個環節,就是用人與大數據解決「城市病」。(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2018房市仍烏雲密佈,偶有陽光隱約透出。(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30日與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舉辦「2017勤業眾信科技論壇-智慧城市的應用與商機」。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智強表示,智慧城市的推廣在過去6至7年間,由中央擴散至地方,已見相當成果,但智慧城市並非一蹴可幾,因此有賴各方繼續支持。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主任蘇孟宗則表示,全球智慧城市商機龐大,預估2020年商機將達7500億美元規模,其中以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與智慧建築領域成長強勁,因此各國已陸續投入這個市場。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表示,智慧城市的主要議題不外乎如何治理「城市病」與提升生活品質,其核心是由人的需求驅動,市民與使用者才是智慧城市的主角,民眾參與度越高,智慧城市的成熟度也越高。

溫紹群分享,以洛杉磯的「智慧教育安防」為例,為遏止犯罪率,洛杉磯警方利用「PredPol系統」彙整過去犯罪紀錄、犯罪地點、犯罪時間3項資料,計算出犯罪行為的預測,如此已成功使其中某區犯罪率下降13%。

溫紹群指出,為了要做到讓民眾有感的服務,有效收集民眾的反應則有賴大數據,以利後續資料分析再應用,因此,政府於其中的角色將不再只是政策制定者和為民服務的單位,而將利用城市科技(CityTech)轉型成為具法規約束性的公眾服務平台,同時發揮政府在治理面上的數位領導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