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烏魚子是這麼來滴 國小學童目睹「烏金」成形

台灣好新聞/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2017.12.01 07:00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台南市七股區篤加漁村部落以生產烏魚子聞名全台,為讓年輕一代學童了解家鄉烏魚產業特色文化,轄內篤加國小老師今天安排小朋友參訪俗稱「烏金」烏魚養殖、取烏魚卵加工全部過程,由篤加社區總幹事邱英哲拿出烏魚卵實體作解說,學童們大開眼界說,原來端上餐桌香噴噴烏魚子、俗稱的「烏金」是這麼來的。


拿著烏魚卵向學童解說的篤加社區總幹事邱英哲再說,人工養殖烏魚需經長久投餌,成魚後從養殖魚池將烏魚打撈上岸,食品加工業者派員靠經驗和憑手感摸出抱卵位置,再持刀取烏魚卵,邱英哲又說,刀工俐落手要快和準,劃開魚身不能將魚卵劃破。


邱英哲向學弟妹們解說取下烏魚卵(圈紅處)製成烏魚子過程。(圖/記者黃芳祿攝)


取出軟又黃澄澄魚卵先行綁線,再覆以鹽巴醃製,然後一片片放在木板上重壓,邱英哲強調,冬天溫和陽光曝曬是最好的亮乾方式,人工一天多次不停翻面曝曬,讓曝曬完全平均變了有硬度,就可以真空收藏裝盒和食用。


篤加國小校長黃國峰表示,基於故鄉人要了解故鄉事,讓學童了解在地產業,特別與社區聯繫安排這次的參訪。黃校長指出,七股區篤加社區是全台最大單姓姓「邱」血緣村落,最早期以養殖淺棚虱目魚為大宗,近20年來用人工改養烏魚,然後採天然方式加工製作成烏魚子,成了里內漁民主要收入。


聞名中外企業界的台灣「凱士士」企業也生產總部也在篤加里內,產品行銷整個地球村,董事長邱俊雄是道地的七股「篤加人」,經商盈餘之餘,樂於出錢幫助貧困人家和慈善社團,對七股區內整體建設亦出錢出力,廣受好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