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日常對話》:餐桌前門前心前,身為同志身為人的日常】

滔客/[email protected] () 2017.10.11 12:00
日常對話3.jpg
(圖:cinephilia)
 
《日常對話》是由黃惠偵導演以自己的同志母親為主角拍攝的紀錄片,獲得今年(2017)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並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全片橫跨常時序,從自身與母親交流到自己身為母親孩子與奶奶互動,交雜著全家人對於母親的想法,自己對於母親的念想,以及彼此間的情感流動,第一人稱交代著認知世界的方式與建構價值觀念,描述對於「同志」的「日常」,破除了虛構的幻想,將真實的生活解構再建構於影片中。
 
日常對話4.jpg
 (圖:遠見雜誌) 

同志的標籤、母親的定義、身為一個人的平凡都平實地交融在《日常對話》中,從餐桌前的好幾次對話,看見母親與自身的關係,同志雖然是其中交代、探討的關係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兩人間的情感流動,並不刻意放大同志或是相處的議題,而是穩健地敘述多方、全面地展現平常的生活型態。將母女的矛盾、衝突與身為母親的理想與現實多面向的表現,以紀錄片的方式不刻意渲染、不浪漫地讓人看見是那麼平常、清淡卻深刻的人生。
 
日常對話5.jpg
 (圖:img.mvmv)

《日常對話》中描述者與被描述者是處於互看的位置,兩人對話、交流、互動甚至是靜默也是一種表達與溝通。觀眾看著紀錄片而片中主角互相凝視,並運用鏡頭、攝影方式將敘述者帶入紀錄片中,使自身成為片中被凝視的角色。運用攝影解構日常流瀉的一切,將精華取出,以第三人的視角觀看自己與呼應的對象,藉此再建構出新的對於事件、感情的認知。片中導演將自身置入影片裡,讓觀眾看見除了母親之外,與之相對應的人的反應與回饋,藉此呼應「對話」,也更完整明白整體情況。
 
日常對話6.jpg
(圖:遠見雜誌) 

身為人的日常,日復一日看似相似卻又不同的生活,紀錄片的眼睛所見的是那相似中的不同,提煉出複製中的精華,免除故事、虛構的幻象、超現實、過分戲劇化的效果,從最發生的事件中看見真實與溫柔。就如簡單的對話,總一再再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但當分析、察覺時才知道曾影響人們的過去,不全是強烈過份渲染的情節,有時只是輕描淡寫,如日常般輕鬆卻是生命般深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