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一名70歲的王伯伯近期有腰痠、腳麻的狀況,加上日前洗澡時只輕微碰到手臂,竟導致骨折,為此趕緊前往醫院檢查,一查之下驚覺已罹患晚期攝護腺癌。醫師表示,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避免三高飲食、維持正常作息外,超過50歲的男性應定期做抽血檢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肛門指診,並強調,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完全治癒,即便是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只要配適當治療,還是能夠控制病症,延長存活時間。
有「老男人癌症」的攝護腺癌,顧名思義門診多以7、80歲的患者最為常見,多對夜尿、頻尿、尿失禁等症狀,認為是老化所致不以為意,往往等到癌細胞入骨,才知罹患癌症。王伯伯5年前已出現頻尿現象,並伴隨腰酸背痛,但以為只是年紀大遂自行貼藥膏,按摩推拿了事。直到上個月洗澡時輕撞到手臂疼痛不已才緊急前往醫院檢查,除骨折外,也進一步檢查出罹患晚期攝護腺癌,目前積極接受治療中。
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5名,發生率逐年攀升,20年前確診人數不到千人,但近年來每年有將近5千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且晚期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發生機率高達9成。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榮譽理事江博暉表示,罹患攝護癌早期的癌細胞會留在攝護腺內,容易出現頻尿、急尿、尿流細小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因此非常容易被忽略。因骨痛、骨折才就醫的患者多屬第4期的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這類患者骨頭不僅脆弱、疼痛,且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嚴重者甚至因脊椎折斷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癱瘓、臥床不起。
他指出,晚期骨轉移患者,骨痛程度連翻個身都會痛徹心扉,有時甚至嗎啡也會派上用場;過去治療無法手術的攝護腺癌骨轉移,原則上採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為主,以抗雄性素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藉以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再運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
然而,雙磷酸鹽類藥物雖能緩解骨轉移疼痛,長期使用卻可能造成下頷骨壞死,也無法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目前新式的同位素療法,利用放射性元素模擬骨頭的鈣質,待吸收到骨轉移的部位候再殺死癌細胞,可減緩骨轉移惡化。
江博暉提醒,預防勝於治療,由於臨床上攝護腺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建議超過50歲的男性,應每年定期做1次抽血檢查與肛門指診,若有家族病史者,建議45歲開始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