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復興鐵橋情牽雲嘉 「糖鐡綠廊」獲競圖首獎

大成報/ 2017.09.16 03:05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情牽雲嘉的北港復興鐵橋日前舉辦環境改善工程競圖,經過評選,最終由廖偉立建築師以「現地鐵道橋遺址博物館」的概念提案勝出。立委蘇治芬15日特邀廖偉立建築師分享競圖設計構想,行政院雲嘉南辦公室執行長許根尉、縣議員蔡岳儒及北港鎮長張勝智等也到場關切,期盼能早日動工、完成連結。

鎮長張勝智表示,「笨港」為舊時的港灣貿易中心,經歷多次河道變遷分為現今的北港及新港,日治時期糖廠為運送甘蔗原料而興建高架鐵道,總長858公尺,是台灣唯一的五分車弓形高架鐵道,也成為跨越北港溪到達北港朝天宮的進香鐵道,乘載了當地的歷史意義及情感,並於民國9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建築師廖偉立指出,該設計將延續區域觀光計劃的發展主軸,規劃線性的藍綠帶空間並整合橋下的小農市集,將舊鐵橋整修改善並以傳承北港及新港文化為主題結合現地遺址展示,保留斷橋現場塑造紀念性空間並再造臨時車站的意象,經由設計創造出生活的溫潤感、生命的能量感、城鎮的地方感及自然的自在感。以結構「可識別」、「可還原」的構築方式在舊鐵道上增建可供人行及自行車行走的平台,串聯兩岸觀光動線並恢復進香鐵道的空間記憶。在河川水利安全方面,該設計將配合水利工程加強護岸及堤防整建,且橋墩經結構鑑定後依層級化的修復補強對策進行修復。

廖偉立說,花了十年的耕耘、期盼與等待,北港與新港,藉著「糖鐡綠廊」一步一步慢火細燉地把周遭的人事物及歷史、文化與地景聯結,這個案子的完成只是基礎的「骨幹」,期待周邊的民間的空間有所互動把「脊椎」長出去,展現出臺灣常民生活的駁雜能量。

立委蘇治芬表示,廖偉立建築師設計的女兒橋,為北港創立現代美學新地標,也為重塑北港城鎮風貌帶來跨越性的一步。本次再以「古蹟活化再利用,重新連結北港及新港兩岸之地理、歷史、文化及工藝」為設計想法,榮獲雲林「北港溪鐵橋及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競圖首獎,日後結合北港及新港既有景點及沿岸步道,達成完善的遊憩網絡,並將成為北港及新港觀光、文化、宗教、產業及教育等之多元文化空間,發展雲嘉跨域觀光特色,除了承先啟後之歷史意義,也為老鎮新風貌帶來更多可能性。

上圖:立委蘇治芬邀廖偉立建築師分享競圖設計構想,行政院雲嘉南辦公室執行長許根尉、縣議員蔡岳儒及北港鎮長張勝智等到場關切,期盼能早日動工、完成連結。(記者陳昭宗拍攝)
下圖:廖偉立建築師以「古蹟活化再利用,重新連結北港及新港兩岸之地理、歷史、文化及工藝」為設計想法,榮獲競圖首獎。(記者陳昭宗翻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