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研究:抗生素用量大增 幽門桿菌抗藥性升高!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7.09.14 14:22

胃癌在臺灣列居十大癌症死因之一,許多研究顯示,根除幽門桿菌,不僅有助預防消化性潰瘍的復發,更能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率。但是,近年來隨著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幽門桿菌的抗藥性也逐年上升。由臺大團隊領導之「亞太幽門桿菌研究聯盟」提出各國之間幽門桿菌的抗藥性型態有著極大的差異性,並提供各國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合適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的人口,約有三分之二集中發生在亞太地區,在臺灣胃癌更列居十大癌症死因之一。

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的人口,約有三分之二集中發生在亞太地區,在臺灣胃癌更列居十大癌症死因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的人口,約有三分之二集中發生在亞太地區,在臺灣胃癌更列居十大癌症死因之一。探討胃癌發生之機轉與病因,並開發療效更好的治療藥物與早期診斷的策略,來降低胃癌的發生,實在刻不容緩。

抗生素使用量增加 幽門桿菌的抗藥性逐年上升

自1983年澳洲學者華倫和馬歇爾證實幽門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有關後,陸續多項的研究將幽門桿菌視為與胃癌有高度相關的感染性疾病;但是,近年來隨著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幽門桿菌的抗藥性也逐年上升,導致幽門桿菌除菌治療最常用的第一線殺菌處方─「三合一療法」(合併質子幫浦抑制劑、Amoxicillin及Clarithromycin使用7天至14天)在許多國家的除菌成功率已經低於80%。

過去臺大醫院吳明賢教授及劉志銘副教授在刺胳針(Lancet 2013 及 Lancet 2016)的兩項大型多中心臨床試驗已指出,各國應針對該地區幽門桿菌的抗藥性盛行率,選擇當地最適合的第一線除菌處方。然而,目前亞太地區仍缺乏針對各國幽門桿菌的抗藥性型態,及第一線殺菌處方療效之完整及廣泛性的探討。

由臺大團隊領導之「亞太幽門桿菌研究聯盟」提出各國之間幽門桿菌的抗藥性型態有著極大的差異性,並提供各國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合適的第一線治療藥物。(圖片提供/臺大醫院)

由臺大團隊領導之「亞太幽門桿菌研究聯盟」提出各國之間幽門桿菌的抗藥性型態有著極大的差異性,並提供各國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合適的第一線治療藥物。(圖片提供/臺大醫院)

研究:亞太地區幽門桿菌第一線治療根除率 各國之間有極大差異

為了提供亞太地區內所有國家關於幽門桿菌抗藥性型態的變化,及選擇恰當的第一線殺菌用藥,由臺大醫院吳明賢教授、劉志銘副教授、郭雨庭醫師等臺灣消化疾病與幽門桿菌臨床試驗聯盟成員、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杜裕康教授、與澳洲、日本、馬來西亞、印度等各國專家們所組成的「亞太幽門桿菌疾病聯盟」,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1990年至2016年期間,與幽門桿菌抗藥性及第一線殺菌處方療效相關的刊登文章進行統合分析。

分析發現,在亞太地區的24個國家中,共有176篇文章符合納入分析之條件,結果顯示亞太地區整體clarithromycin抗藥性比率為17%,metronidazole抗藥性比率為44%,levofloxacin抗藥性比率為18%,amoxicillin抗藥性比率為3%及tetracycline抗藥性比率為4%。

至於幽門桿菌第一線治療根除率的分析,總共有來自於亞太地區的16個國家的170篇文章符合納入條件,結果顯示以clarithromycin為主的三合一療法,在clarithromycin抗藥性比率超過20%的國家,其根除率都非常不理想。除此之外,亞太地區各國之間幽門桿菌的抗藥性型態有著極大的差異性。

透過本研究完整性的分析,可以提供各國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合適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此一研究結果於2017年8月3日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刺胳針腸胃與肝病學),本研究對於亞太地區幽門桿菌的防治有重要的貢獻。除此之外,也針對亞太地區 clarithromycin與levofloxacin 抗藥性不斷爬升提出警訊,建議各國必須有策略性的控制與監控。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5435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